崔致:“接下来的出题方式有变化,由我不停念诗的上句,诸君写下句。
    每次书写诗句的时间有限,很可能我念‘下道题’这句提醒词时,诸君没能写完上道题。
    这时你们要衡量好,是放弃上一题还是放弃下一题,我将视答题情况随时终止考试,答对最多者为斗诗之局首名。
    有谁对出题方式有疑问,现在问,都没有疑义,马上开始。”
    他展开一直放在面前的绢帛,方寸间全是提前写好的简短诗句,只见它从一尺的长度四外伸展,展、展、展、展、展、展、展……等、等等、等等……绢帛每被展开一次,考试的和观战的人都一次比一次惊目,更有人无声结巴着“等等”
    。
    什么意思?崔十五也太狠了吧!
    这么多题是打算念到天黑吗?唯有尉窈惊讶的是另件事,崔致要进行的考法,已然形似“全都考”
    的模式。
    她不由怀疑崔致同样猜到元珩偷看见的联考题目非假题,之后对方根据揣测,摸索出来这套考法。
    如果是这样,那崔致师兄真是太聪明了!
    考法是很简单的,没人举手表达疑义。
    崔致先做个手势,尉窈四人提笔准备。
    “句。
    所以崔致,末尾是叠句……素丝纰之、素丝组之、素丝祝之,分别对应良马四之、五之、六之。
    学童们平时最喜欢背叠句类型的诗,又顺嘴又好背,但前提是从诗的开头起背,而不是被迫切至某一句,在须臾的时间内剔除其余叠句。
    尉窈连霎那犹豫都没有,写出了准确答案:良马六之。
    “下道题出自东方。”
    这是《日月》诗里的,奚骄才要思寻这句的下句是什么,忽然怀疑自己上一题写错了,他确实写错了,写成了“良马五之”
    。
    在他修改时,尉窈聚精会神,把“出自东方”
    的下句“乃如之人兮”
    准确写完。
    “下道题其后也处。”
    奚骄只得放弃刚才的“出自东方”
    ,但是“其后也处”
    ?其后也处?尉窈眨下眼,这算是她,“其后也处”
    是的结尾,那么下句之连接自然是的开头“江有沱”
    。
    “下道题何以速我狱。”
    奚骄没办法,再次放弃上道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