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空气有一些闷闷的,让人有些喘不上来气,随着黑夜的降临,各种人类的小伙伴也开始活跃起来。
    “又打死一只蚊子,这已经是我在这里坐着打死的中看到过小孔成像这个原理,墨子和他的弟子的做法和咱们的大同小异,他们是在一间黑暗的小屋中朝阳的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
    墨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光穿过小孔就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
    天呐!
    亏我初中时候最喜欢的课程就是物理课,所以连物理书下面的注释中的内容我也看了看,这些东西哪里是我从墨家学说中看到的,不过还好当年勤奋多看了一点,不然就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
    在王守文弯腰拿地上的白纸时,我悄悄的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为了证明自己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我一边回忆当年在物理练习册上看到的课外故事,一边开口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墨家还利用光的这一特性,解释了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书上举了一个例子,飞翔着的鸟儿,它的影也仿佛在飞动着,其实影子本身是不会动的,而人们之所以能看见会动的鸟影,其实是因为光线照在了鸟身上,而鸟遮住了光所以形成了影子。
    当鸟在飞动时,前一瞬间光被遮住出现影子的地方,后一瞬间就被光所照射,影子便消失了;新出现的影子是后一瞬间光被遮住而形成的,已经不是前一瞬间的影子。
    因此,墨家得到了&ot;景不徙&ot;的结论,鸟在飞动的时候,影子是在连续不断地变动着位置,看起来就觉得影子是随着鸟在一起飞动似的。
    听完我的话之后,王守文陷入了沉思,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多半是在思考我刚才说的那些话,之后继续他的研究。
    我同情地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春喜,做他的丫鬟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呀!
    没准哪天就被当成了实验品了,我还是带着夏欢赶紧跑路吧!
    ……
    回到自己屋里我才想起来忘记把设计图交给王守文了,只好让夏欢帮我将设计图交给王守文。
    夏欢看着设计图奇怪地问我这张图上是什么东西,我给她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牙刷,是可以刷牙的东西。
    小丫头接下来说的话没给我气的半死:“小姐,家里又不是没有柳枝子,为什么非得要拿猪毛刷牙?猪那么臭,猪毛肯定也是臭的,小姐你用猪毛刷完牙千万不要对着人说话。”
    “你个小丫头让你干什么赶紧去!”
    我气哄哄地将她轰出了我的屋子。
    难道此时牙刷还没有出现吗?不应该呀!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关于牙刷的报导,文章中指出,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有牙刷了,甚至还出土过一支竹制的牙刷。
    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明孝宗,也就是弘治皇帝,他发明了牙刷。
    第二种说法在世界上受到的承认比较第一种要多,甚至在一本名为《发明大全》的书上,将牙刷的发明权归到了弘治皇帝的名下。
    书中记载弘治皇帝制作牙刷的方法就是用短硬的猪鬃插到一把木制的手把上,可是看着夏欢嫌弃的模样,这个牙刷究竟是没有出现呢,还是出现了但是没有人敢用呢?
    现在还是弘治初期的时候,弘治皇帝还在兢兢业业地治理着朝政,应该没有那么闲会去研究这些东西。
    想通了之后我倒在床上就开始思考制作花露水需要的材料,有酒精还有什么?
    酒精又怎么制作?把现在的酒提纯,应该可以制成酒精,可是怎么提纯?
    天呐!
    我当时为什么选择学文科?估计学理科我应该也学不懂这些东西吧……
    没过一会,呼噜声响起,刚刚回来的夏欢看到我这副模样无奈地笑了一下,将薄被搭在我的身上后就轻声退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