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本为北汉刘崇的部下,深得刘崇信任和重用,并得以赐姓刘,名继业。太宗平定北汉,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唯刘继业苦战不屈。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落泪放下武器归宋。刘继业降宋后,恢复本姓杨,因为了避讳当今皇帝祖讳,去继字,单名一个业字。杨业在北汉时就驻守北方,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早在太平兴国五年,辽国发兵十万攻打雁门关。杨业率领小股骑兵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史李重诲。杨业也因此升职为云州观察使。辽人深惧杨业,并称其为杨无敌。
在辽军压境,势头正盛之时,潘美和杨业若想安然无恙护送诸州百姓成功入关,绝非易事。可圣命难违,杨业苦思冥想,想出了一条“分流而出、声东击西、一举破敌”的计策:根据实际情况,分先后遣送百姓,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这一撤军方案是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先近后远,往往会失去照应,容易被围剿。声东击西,即以军队吸引辽军主力,趁机遣送百姓入关。所谓一举破敌,即在朔州南五十里一个叫石碣谷的地方,埋伏弓箭手,并辅以骑兵之援助。
杨业的提议思路周密,潘美打心眼里是赞同的。但是监军王侁和副将刘文裕却不以为然。王侁原为田仁朗部下,因为构陷主帅取而代之,虽说将李继迁杀得大败,到底没有一举歼灭而终成大宋隐患。王侁却因此军功而深得太宗信任,此次伐辽,随军成为西路军监军。刘文裕因擒获李飞雄有功,迁军器库使。刘文裕此时也立功心切,觉得有必要同辽军再打一次大胜仗,才能风风光光地退回代州,他的想法和王侁不谋而合。所以身为监军的王侁要求宋军从雁门关北川大路进军,直接迎敌。
熟知辽军战法之人的杨业却认为如果这么做,则必败无疑。王侁毫不留情地讽刺杨业:“你既然被称为无敌将军,又领兵数万,现在却唯唯诺诺,不敢出兵,难道是想投敌叛国吗?”
“投敌叛国”这个罪名太大了,杨业可承受不起。他激愤难当,也为了表明忠心,明知道出战必败,还是答应出战了。
在王侁和杨业的这场争执中,潘美作为主帅,明知道王侁是在挤兑杨业,他却无能为力。因为王侁监的这个军,不是军队,而是他这个统帅潘美。如果他维护了部下杨业,谁又能保证作为太宗耳目的王侁不会诬告他这个主帅?毕竟田仁朗的悲剧,才刚刚在大宋朝堂上演不久。再则说了,想杨业与辽国交战多年,经验丰富,此次出战,或许能取得胜利,作为主帅的他也算得上军功一件。怀着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潘美同意了杨业的出战请求。
临行前,杨业哭着对主帅潘美说:“这次出战一定不利。但是我作为一个降将,早就该死了,承蒙陛下赏识,非但没有杀我,还授予我军权。我并非不想杀敌,只是想着为国立功以报君恩。现在,大家都责备我不敢出战,我只有先行报效国家了。”于是,他指着陈家谷口说,诸位请在此埋伏,等我转战至此,请诸君两面夹击。否则,我们一个人也活不下来。潘美当场答应了杨业的要求。
就这样,带着顾虑,带着表白自己的决心,杨业领兵奔朔州而去。杨业与辽将耶律斜轸在朔州东部遭遇,经过半天的浴血奋战,死伤多人,终于冲出重围,杀至陈家谷。当精疲力竭、饥肠辘辘的杨业军队来到陈家谷时,并没有看到接应的宋军。此时追兵又至,悲恸不已的杨业只得率领军士奋起杀敌,终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此战,杨业儿子杨廷玉、岳州刺史王贵均力战而死,将士们无一生还。杨业本人身中数十处刀箭之伤,手刃辽兵数百人,最终因重伤被俘。被俘后的杨业宁死不屈,绝食三日而亡。辽军克星,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朗月照乾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