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坊门口,孩童放着烟花,满城都是火树银花。
    四人正在街上走着,高淑行说:“你们看,前面有踏歌,我们去看看。”
    袁天纲他们三人顺着高淑行的手指方向一看,果然有一群年轻女舞者正在踏歌。
    只见她们以脚踏地,打出节拍,若来若往,若仰若俯,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边舞边歌: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
    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
    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
    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看完踏歌,袁天纲四人继续向前行,前方正在搞“牵钩”
    之戏。
    只见两群人分为左右两队,手里共同拿着一根粗绳索,绳索中央束一根小红旗,以旗下为界。
    旁边一人为裁判,当此人哨声一响,两队人使劲往后拉,周围旁观游人震鼓叫噪,以退却者为输。
    街道两旁挂着一溜地各色各样地花灯,花灯下面挂着灯谜,让游人去竞猜。
    李婉顺好奇地走上前,手捧一个花灯下面的一个谜题:“树儿睁开眼,小子屋下眠,良心缺一点,日落残兔边。”
    ,问袁天纲:“你可知这个灯谜谜底是什么?”
    袁天纲思索一下,回答:“相见恨晚。”
    李婉顺微微一笑,又指着另一个谜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袁天纲是现代人穿越,古文功底不行,只好摇摇头说:“我才疏学浅见笑了。”
    高淑行在一旁搭腔:“这个谜题是汉代文学家蔡邕在一碑文的评语,被杨修向曹操破解了此谜,杨修解释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即‘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即‘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是指捣烂姜蒜的容器,即‘受辛’,就是‘辞’字。
    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辞’。”
    “高小妹不愧是才女!”
    袁天纲夸赞道。
    高淑行对着袁天纲相视一笑。
    是夜,长安街坊整夜不宵禁,金吾巡街使在街上巡街维护治安,长安城里达官贵人、富贾、胡商、寻常百姓均在祥和温煦的气氛中度过了上元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