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华丽的大船缓缓地行驶在宽阔的江面上,船头劈开层层波浪,向北而去。</p>
船上旌旗飘扬,鼓乐齐鸣,好不热闹。坐在船舱中的正是楚王熊章,他此次乘船北上,目的地便是广陵。</p>
广陵作为东海郡的郡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
没过多久,楚王熊章的王驾便抵达了广陵城外的码头。</p>
岸上早已挤满了前来迎接的官员和百姓,他们都想一睹楚王的风采。</p>
只见一个年约三十多岁的清瘦男子站在东海郡百官的最前列,此人便是东海郡郡守杨修。</p>
当他看到熊章的王驾逐渐靠近时,赶忙整理衣冠,然后率领众官员一起躬身拜道:“臣东海郡郡守杨修携诸官拜见大王!王上万年”</p>
这杨修面容清秀,眼神清澈而坚定。</p>
他身穿一袭青色长袍,腰束玉带,头戴纶巾,显得文质彬彬。</p>
说起这杨修,那可是大有来头。</p>
他乃是楚王章四年的中举士子,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表现出色,成绩名列前茅。</p>
因其为人忠厚老实、本本分分,又能脚踏实地地做事,所以在担任一年乡宰后,便得到了当时大司农樊须的赏识。</p>
那时正值大司农樊须组建大司农府,急需人才。</p>
樊须见杨修办事认真负责,对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也颇有见解,于是便将他调入大司农府工作。</p>
进入大司农府后的杨修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跟随大司农深入乡间田野,不辞辛劳地巡查各地农业情况,关心百姓疾苦,详细记录下每一块耕田的田亩数量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信息。</p>
由于他工作勤恳,能力出众,没过几年,杨修便从一名普通的官员晋升为大司农府的府丞,成为了大司农的得力助手。</p>
后来大司农府裁撤,杨修就成为了户部的一名郎中。</p>
三年之前,原本担任东海郡郡守的卜子夏由于官运亨通,得以高升为户部左侍郎一职。</p>
这杨修就接任了东海郡郡守之位。</p>
熊章深知,杨修乃是理政殿大臣樊须亲手调教出来的得力干将,可以算作是樊须的忠实党羽。</p>
要知道,在众多同年当中,杨修能够率先脱颖而出,晋升为郡守,这背后定然少不了理政殿大臣樊须的大力支持和提携。</p>
在楚国,理政殿乃是楚国最高的执政机构,设有七位地位尊崇的理政大臣,他们也被外界称为“理政殿七卿”。</p>
而这七个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势力和利益集团,犹如楚国政治舞台上的七座巍峨山峰。</p>
在七座山头之上,还有两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以景氏家族为首的本土党,这些人涵盖至少六成的本土士子,人们习惯称之为“楚派”;</p>
另一大派别则是以总理大臣弥生为首的“入楚派”,派内多是在国外慕名在章华学宫求学,而后又在楚国入仕的学子和官吏。</p>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中立派。</p>
中立派并没有明确的首领人物,而上将军孙念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p>
孙念基本上不参与到楚派与入楚派之间激烈的争斗和交锋之中。</p>
也正是由于理政殿七卿所代表的这七个山头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楚派与入楚派的内部产生了分化作用。</p>
这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有效地控制了楚国党内斗争的强度和规模,使其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适度的范围之内,从而确保了国家政权的稳定运行。</p>
上任郡守卜子夏虽是孔子门徒,但却偏向法治,东海郡是楚国少数几个楚法推行得十分彻底的郡。</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