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知道历史上赵氏和魏氏、韩氏联合瓜分了智氏。</p>
那么就是,在智氏被瓜分之前,中行氏已经在晋国被除名了。</p>
楼令并不知道中行氏怎么消失,一番推测认为应该是在家族内斗中被智氏所吞并。</p>
尽管楼令猜测错了过程,推测的结果却是对的。</p>
范氏联合中行氏要消灭赵氏,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将列国牵扯进了晋国的内战,导致晋君号召众贵族消灭了范氏与中行氏。随后范氏与中行氏遭到了瓜分,中行氏的大部分封地就是被智氏拿去。</p>
获得了中行氏大部分封地的智氏一跃成为晋国内部最强的家族,使得智瑶有横压赵氏、魏氏、韩氏的资本,可惜的是智瑶碰上了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对手,那人便是赵毋恤。</p>
楼令并不知道当前是公元前多少年。</p>
事实上,哪怕是历史学家,不是专门研究某个历史时期,光是听年号的话,真的很难知道是公元前多少年。</p>
智氏被灭发生在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p>
赵氏、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发生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p>
楼令所处的年代是在周灵王六年(前566年)。</p>
智氏在哪一年被灭,楼令倒是知道。</p>
因为每一次更换年号都会重新计数的关系,再来就是楼令不知道更换了几任周天子,每一任周天子活了多少年,真的不知道距离智氏被灭多少年。</p>
“智罃之后是智朔,智朔之后是智盈,智盈之后是荀跞,智跞之后是智申,智申之后才是智瑶。”楼令从智罃开始算,算到智瑶出生已经过了智氏的五代人。</p>
那么,楼令知道智氏是短命的基因吗?他也不知道。</p>
目前楼令只猜测智朔可能会英年早逝,料定智盈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会成为一家之主了。</p>
历史上,智朔没有成为智氏之主就病逝,到了智盈也是一个短命鬼。</p>
智盈到三十四岁就病逝,导致荀跞以弱冠之年继承家主之位,要是没有中行吴看顾智氏的话,当时的智氏根本保不住卿位。</p>
也是在中行吴时期,荀氏再一次实现大团结,使得在与赵氏、范氏、韩氏、魏氏的竞争中占上风,荀氏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壮大。</p>
现在的楼令只笃定一点,由于智朔身体状况堪忧,导致智罃压根就不敢死。</p>
生老病死这种事情是世间的规律,想死很容易,能够活多久则是全凭天意了。</p>
人的意志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只要意志力足够强大,人体器官不是彻底坏死之前,确实可以在生病之后硬挺着。</p>
有一个现象,人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之后,症状会极速恶化;有出现极个别的例子,某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等进行体检却知道患过癌症,只是癌症竟然已经神奇的消失了。</p>
楼令很难猜测智罃还能够活多少年。</p>
正是智朔身体状况堪忧的因素,楼令不得不怀疑智罃是不是真的那么迫切想跟中行偃分家。</p>
“里面的问题很大,大舅哥到底是不是装的?”楼令暂时搞不明白这一点。</p>
直接说就是,智朔这个继承人出现了大问题,智罃的年纪已经很大,智盈却是年龄极小,真是智氏跟中行氏分家的好时机吗?</p>
这样一来,荀氏内部进行演戏,似乎成了有很大可能性的事情。</p>
“可是,他们演这么一出是有什么用意?”楼令只能往两个方向猜测:“让大舅哥当卧底,平时刺探情报,必要的时候反戈一击;荀氏认为斗不过郤氏和我家的联合,分出一个智氏使荀氏得以延续?”</p>
两个可能性到底是哪一个比较高,很难去得出判断。</p>
只不过,有了相关猜测的楼令,他在对待智氏的事项上,一定是会出现改变了。</p>
在随后的时间里,晋国高层每天举行会议,只等楼令将怎么处理郑国取得的收获,拿出一个方案。</p>
一直等到第九天,楼令将方案制定完毕,前去拜访郤氏两堂兄弟。</p>
“你这个方案,分配给中小家族的份额是不是太高了?”郤锜属于不解就问的性格。</p>
如果分为十成的话,在楼令的方案之中,分配给了中小家族三成。</p>
晋国参加“杨梁之战”的中小家族约是一百四十多个,他们合起来的参战部队大概是六七万的样子,应该占了晋国总出兵人数的三分之一。</p>
那一战,几个卿位家族两次出兵,郤氏出动接近四万部队,楼氏出动了两万四千,范氏和荀氏分别出动了两万左右,祁午出动了一万七千左右。</p>
在这一个方案之中,楼令将应该给予晋君周的那一部分扣除,剩下的按照出兵的比例以及立下的功劳进行分配,讲实话就是显得非常公正。</p>
“能不能将给予君上的减少到二成?”郤至问道。</p>
按照既定的规则,无论是取得什么收获,反正就是要划出四成给予一国之君。</p>
晋国在晋厉公之后,由于他极大的坏了规矩,到晋君周当政期间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晋君周没有了对战利品的优先选择权。</p>
</p>
跟晋君周没有实际掌权有关,再来是他手头没有多少心腹,不具备武力镇压的条件。</p>
等晋君周有了足够的实力增强权柄,他一定会试图获得优先选择权,并且视为是在拿回本该属于他的权力。</p>
“我不是在欺负君上。”郤至非常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照老规矩,超过服役期间是由国君来担负后勤。鉴于君上根本拿不出资源,是我们在超过服役的期间之后,担起了后勤供应的重任。既然君上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凭什么还拿四成之多?”</p>
确实是那样子的。</p>
任何受到征召参加国战的家族,他们用纳赋来抵消应该交的税额,同时存在服役的期限。</p>
没有超过服役期间,参战的家族正常抵消税额,一国之君不需要承担后勤,自然还是分四成给一国之君。</p>
一般情况下就是服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一切后勤由各个参战的人自行负责。</p>
晋国多增加了一个“羡”的阶层,因为“羡”是亦兵亦农的关系,他们从列装到后勤供应由家族来负责。</p>
“徒”、“士”、“大夫”进行纳赋都有相关的前置要求。</p>
例如“士”无法带满一个“两”的战兵数量,缺多少就需要补上应该缴纳的税。</p>
以前,一名“士”带上二十四人,连他在内就是一个二十五战兵的满编“两”。</p>
等晋国编制完成扩编之后,一个满编的“两”变成一共需要七十五名战兵。</p>
没有多少“士”可以带满七十五战兵,收税政策肯定是要做出合理规划,相关的方案就是由楼令拿出来,得到当时在任中军将栾书的通过。</p>
只不过,不管出现了什么变化,参战的服役时间是三到四个月并没有变。</p>
所以,不止是卿位家族,包括其余的家族,他们在那一场长达一年半的战争,确确实实是超过期限的服役事实。几乎每一个家族为了大局着想,甚至是进行了超额的部队征召。</p>
“这正是我要说的事情。”楼令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p>
这一个新方案里面,分配给晋君周的只剩下一成,扣出来的三成平摊给所有贵族,不变的是一样按照出兵数量与立下的功劳实施分配。</p>
“君上并未实际掌权,尽管第二个方案绝对合情合理,很难免不会被视为在进行欺压。”楼令一脸严肃地说道:“光是君上同意没有什么用。只有卿大夫认可同样不行,需要包括君上与所有贵族认可。”</p>
只要晋君周同意就能够执行,问题是会留下很大的政治隐患。</p>
因此,只能是三个阶层全部一起做政治背书,一来是减少国内出现幺蛾子的可能性,再来就是让其他国家闭嘴。</p>
晋国之君无法获得四成战利品,关其他国家什么事?确实是会影响到其他国家。</p>
要是有人拿发生在晋国的例子要求本国的国君,算是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可以作为依据了。</p>
不要忘记晋国是霸主国,届时提出那种要求的人,他们会提出一个观点,霸主国的君主都能够接受,凭什么本国君主不能接受。</p>
并非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没有实权,好些国家的权力超乎想象的大,他们能够允许自己拿不到四成战利品吗?</p>
事关自己的利益,谁还不会极力抗争呢?他们很难免就会对发生在晋国的事情说三道四了。</p>
而国外形成舆论风潮,比如疯传晋国的卿大夫欺负晋君周,哪怕是卿位家族都要考虑舆论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无视的。</p>
因为一旦对卿位家族不利的舆论形成风潮,其他贵族就会团结到晋君周身边,破坏晋国现有的政治格局,说不得就要打一场“保王战争”了。</p>
很明显,郤锜和郤至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他们认为楼令将事情弄得太过于复杂了。</p>
楼令其实一直挺困惑,看上去郤锜和郤至都不怎么在乎名声?</p>
“明明君上一点力没有出,能够拿到其中的一成,还会产生不满?”郤至看上去比较不满,又说道:“我想看看谁敢叽叽歪歪,到时候出兵讨伐。”</p>
楼令很无语。</p>
那是所有国家的一国之君一直在拿四成。</p>
即便是一国之君出力甚少,哪怕一点力气没出,一样拿四成的例子多不胜数。</p>
谁叽叽歪歪就打谁?霸主国不是这么当的。</p>
郤锜面无表情地说道:“好处不是由我们来独占。其他人别想坐享成果。”</p>
有人不愿意多拿,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对。</p>
他俩就没有明白楼令在做什么。</p>
其实就是楼令为了防止被舆论所裹挟,想要率先裹挟所有人。</p>
楼令跟郤氏的堂兄弟谈妥,没有逗留多久进行闲聊,不一会儿就提出告辞,再先后找荀氏和范氏的叔侄。</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