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立政殿。 李世民手里同样有这么一张纸。 他看着上面所记录着的符号,就坐在立政殿门前的台阶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不断地在地上实验。 地上已经写满了字。 而每一个字上面,都被他标注好了拼音。 “神了,神了,真的是神了。” “观音婢,你瞧瞧,你看看,一个不错,都能对上。” “嘶······” “真不知道张楚这小子是怎么想出来这个法子。” “绝了,真的是绝了。” “堪比仓颉造字,如此功绩,天下不知道多少孩童会感激于张楚这小子的深思妙想。” 李世民实在是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长孙皇后抱着小兕子,迎着朝阳,就站在李世民身侧。 “等到兕子学习认字的时候,用不着受我们那时候的罪了。” “高明,长乐,青雀他们这些孩子认字的时候,我可还记得他们那苦巴巴的小脸。” “而现在,有了这个民学拼音,将会很好的让这些尚未启蒙的孩提,逐渐过渡于断文识字中去。” “张郎君,着实是为天下,做了一件大事。” 长孙皇后脸色很认真。 她的目光中,也充斥着浓浓的惊叹。 “而且,民学拼音,这么好的东西,压根都用不着朝廷推广。” “百姓们会自发的把这个东西带到整个大唐中去。” “今后,用不了多久,陛下,但凡有大唐百姓生活的地方,肯定就有拼音的身影。” “大唐百姓能识字读书的几率,绝对也会大大的提高不少。” “这对大唐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长孙皇后感慨。 李世民手里的树枝轻轻点着脚下的台阶。 发出了有节奏的声响。 “怪不得这几日,没听说青雀在做什么,上一次去神仙岔,也不见青雀的身影。” “没想到,这才几日不见?” “竟然不声不响的闹出来了这么大的动静。” “这孩子,有心。” “程处默,秦怀道,房遗爱和尉迟宝琳他们四个孩子,也是辛苦了。” 说着,李世民扬了扬手里的纸张。 “这些东西,如果朕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这五个孩子,自己亲手写的。” “虽说,有沽名钓誉之嫌,可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大大提高了民学拼音扩散的进度。” “现在整个长安,可以说是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都是好孩子。” 李世民就像是一个长辈般,看着自己的后辈有了些许的建树。 虽说这建树相比于张楚而言,犹如萤火于皓月,但,天上的皓月却只有一个,而萤火却有很多。 显然,李泰程处默他们这五只小萤火,所散发出的光亮,比周围其他萤火看上去是要亮很多的。 李世民对他们很满意。 他们能这么做,起码表明了他们跟在张楚身侧,真的是学到了些东西,也知道了些对天下,对大唐,对百姓的意义。 只要他们都能想着多少为百姓做些事情,为大唐做些事情,大唐何愁不兴盛呐? 而且,李世民也很清楚,民学拼音的出现,或许短时间内看不出对大唐的影响。 可随着时间的沉淀,民学拼音所激发的活力和对于大唐的帮助,无法言说,更是没有办法形容。 毫无疑问,这对天下是一桩大功绩。 “是啊。” “都是好孩子。”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也止不住,迎着徐徐秋风,望向了苍穹之上那一轮还不算太过于刺眼的朝阳:“陛下,现在臣妾越来越觉得大唐就像是这一轮朝阳了。” “只希望,臣妾有生之年,能够见到朝阳所迸发出来的,最炙热的阳光。” 李世民笑了。 “会的。” “肯定会的。” “陛下,这次你想着赏赐给张郎君些什么?”长孙皇后目光莹莹,再次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眯了下眼眸。 “赏赐什么?” “张楚这小子都要开宗立派了,他教导自己的弟子,教导自己的部曲,这本就是应该的事情。” “难道先生教导弟子,还需要赏赐么?” “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这是应该的。” “这小子又不是把拼音送给了朕。” 李世民笑着说道。 小兕子挣扎着从怀中跳了下来。 她从李世民手里抢过来了树枝,咿咿呀呀的也开始在台阶上乱画。 长孙皇后示意宫女看着些。 宫女急忙围着小兕子,生怕有什么意外。 长孙皇后则是拢了下裙摆,坐在了李世民身旁:“陛下是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 李世民望向远方湛蓝的天空,目光深邃:“是啊。” “张楚刚刚从朝堂中的漩涡里拔出来。” “朕得冷落他一阵子,再说了,这孩子估计也巴不得让朝廷都不记得他,好让他自己去做他要做的事情。” “神仙岔那边的事,就足够他费心的了,更别说还有国子监这边。” “这一次,青雀程处默他们做的这件事,恐怕张楚原本就不打算着做。” “他很聪明,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在长安的处境,一直被人盯着,不是什么好事。” “估计,在青雀他们开讲之前,张楚也找过他们,劝他们不要这么做。” “无疑,现在谁大张旗鼓的和民学扯上关系,谁就将是朝堂上的靶子。” “不过·······” “这可是民学拼音啊,堪比仓颉造字般的大功德,能和这件事扯上关系,能沾不少名声。” “他们这些孩子,这年岁恰恰就需要这些东西。” 李世民说着,眉头也有些皱了起来。 他也开始担忧,程处默秦怀道他们了。 显然,他们比不上张楚,更别说在长安这么多年,行事方面绝对有纰漏,这一次怕是难了。 就算自己是皇帝,也保不了他们。 而且,李世民也不会硬保。 自己是皇帝,也绝对不能和衮衮诸公闹得太僵,更别说,到时候他们的弹劾怕是有理有据,不像是上一次张楚那般,张楚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绝杀底牌! 程处默他们给不了! 长孙皇后睿智无双,这些她自然也都想到了。 凤眉微微蹙起。 神情略有苦恼。 但,正如李世民所说,他们终究不是张楚。 两人之间,偶有沉默。 “父皇,母后。”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来了。” 这时,李承乾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抬头,就看见一身弁服,微微躬身,一丝不苟行礼请安,就站在他们面前三个台阶下的李承乾。 李世民轻轻呼了口气,挥挥手:“善。” 长孙皇后含笑同样道了一句:“善。” 李承乾这才站直了身子。 明唇皓齿,身姿挺拔,气度不凡,颇有人君之相。 “高明。” “青雀他们这件事,你可知道?” 李世民忽然询问道。 李承乾疑惑:“不知道父皇指的哪一件事?” “民学拼音。”李世民沉声道。 李承乾愣了下,而后颔首:“回禀父皇,之前青雀他们找过儿臣,不过······” 李承乾偷偷观察了下李世民的神态,此刻李世民脸上已经看不出来什么,平静无比。 “不过,父皇,儿臣最近事情颇多。” “夫子那边布置的学课也比较繁重。” “所以就,没有参与其中。” 李承乾斟酌着回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轻声道:“用功重要。” 李承乾闻言,好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立马补充:“回禀父皇,儿臣也是这么想的。” “这民学拼音,虽说有些意思,但终归是些奇淫巧技,于读书正途而言,并没有什么帮助。” “即便是对于国家选材,也并无提升,官宦之后,世族子弟,就算不用民学拼音,照样可以识字,而天下百姓就算能多识些字,也读不出什么大道理,更无法为父皇分忧。”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李承乾回禀道。 李世民闻言,不由认真看了他一眼。 “鸡肋?” 李承乾见状,胸膛更是挺直了些,傲然道:“儿臣正是如此认为。” 长孙皇后却是脸色骤然落了下来:“这些话,是谁教给你的?” 李承乾微微惊慌,这还是自从自己年岁大些后,母后第一次对自己言语中带有不满。 闻言,他反应比较快的,作为太子,这点能力自然是有的,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或许有地方不对,立马躬身推脱:“母后,是舅舅教教导于儿臣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十万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