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好不容易上岸,一路摸爬滚打到省工作了,结果就因为当时上岸考试的教材改版了,还要重新学、重新考,这换谁身上,谁都不乐意。</p>
所以这个局面对于刘歆来说,可谓是天大的逆风局。</p>
一个人vs天下人。</p>
但刘歆放出消息之后,也有支持者加入了他的阵营。</p>
谁啊?</p>
当然是那些靠今文经学没有拿到切实利益的人。</p>
今文经学的蛋糕都快被瓜分完了,古文经学这个蛋糕还一口未动,只有刘歆一个人,他们自然蜂拥而上,赶上这个风口。</p>
而古文经学的人自然干不过这些有了上百年底蕴的人,于是他们换了个策略——自下而上。</p>
其实也不是他们换的策略,是今文经学逼迫他们换的。</p>
古文经学的人到时想走自上而下,可是上边儿的人谁听他们的?所以他们也只能走自下而上的路子。</p>
甚至为了能干得过今文经学的这些人,他们开始主动顺应统治者的需求从而创造出适合统治者统治的理论。</p>
当时,王莽篡汉,西汉覆灭,建立新潮,这些古文经学的人看到时机来了,就开始疯狂给王莽背书。</p>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p>
谁统治这个国家他们根本不在乎,在乎的就是统治者能不能重用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利益。</p>
但可惜的是,王莽复古失败,他们的投资也失败了。</p>
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古文经学在政治上,一只被今文经学压着一头。</p>
不过成也王莽,败也王莽,虽然投资失败,但王莽杀了一大堆今文经学的,古文经学好歹也有了喘息的机会,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之后,第二次今古文经学之争的高潮便到来了。</p>
在东汉光武帝的时候,尚书令韩歆上疏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p>
博士是一个官名,专掌经学传授。</p>
可以简单理解为今天當校老师,他的权利更大,不光可以桃李满天下,也可以让自己所学的经学成为上岸考试的科目,尤其是自己还有判卷权利。</p>
整个汉代一直都是今文经学的五经十四家法,古文经学提出来的要求对于今文经学无异于被偷家,最核心的利益和蛋糕被人动了。</p>
于是今文博士范升激情开麦。</p>
他引用《史记》攻击《左传》,说《左传》违背了五经的教义,歪曲了孔子的言论。</p>
古文经学派的陈元立刻开麦喷了回去。</p>
他说《左传》的作者丘明曾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公羊传》、《榖梁传》则是后世传闻而来,所以《左传》更为尊贵,应当设立专门的博士来传授。</p>
迫于当时的政治需求,光武帝设立了《左传》博士,结果没过多久,几乎全部的今文经学派的人,从公卿以下,都下场干仗了,再一次把古文经学干趴下了,于是《左传》博士被废除。</p>
第三次高潮便是汉章帝时期发生的事情了,这次古文经学可总算在和今文经学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了,但胜的不完全。</p>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汉章帝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奏议)。</p>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月。</p>
古文经学得到了更一步的进化,贾逵撰写了《春秋左氏长义》,他指出《左传》中的30个事例尤其显著地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正义和父子之间的纲纪,从而论证了“左氏之义深于君父之道,而公羊则多侧重于权变之策”。</p>
简单来说,他开舔了。</p>
用古代先贤的例子来论证、开舔汉章帝,说我们学左传的才是大大的忠臣,学公羊的那批人全是墙头草。</p>
今文经学的人一看立马坐不住了,举了四十一个例子但还是没有舔过古文经学。</p>
于是汉章帝诏贾逵等选高才生受《左氏》、《榖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p>
但即使如此,汉章帝还是没有为古文经学设立博士,只是承认了古文经学的合法性。</p>
但这对于古文经学这群从来没吵赢过的人来说,已经称得上是难得可贵了。</p>
值得一提的是,白虎观会议最后负责总结归纳的秘书是班固。</p>
两派人积怨已久,一直吵来吵去。</p>
袁绍前些年的时候,还听说今文经学派的《公羊》学大师何休写了几本书,分别名为:</p>
《公羊墨守(公羊才是正统)》、《左氏膏肓(学左传的人都有病,这本是病历)》、《榖梁废疾(看榖梁传的人都是残废)》</p>
而古文经学派的郑玄也坐不住了,立马针对何休的三本书也各自写了三本书,挨个喷了回去,就连书名也是取自何休那三本书里面的。</p>
之后何休又在大汉文坛(微博/小红薯/贴吧)发了六百多条帖子开喷,古文经学派的人从其中找了六十几条帖子回喷,</p>
两边你来我往,好不快活。</p>
而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自然是今文经学派的人。</p>
他们家传的是五经之一,易经里面的孟氏易。</p>
所以台下的众位士人听到袁绍要开启今古文辩论的全面战线时,他们起初是惊愕,紧接着摩拳擦掌,甚至有的人已经撸起了袖子,等会儿准备大展身手。</p>
在这种群英荟萃的地方,不管喷赢喷输,只要输的不难看,露脸了,基本名望都会有些许的提高。</p>
如果喷的精彩,被各自学派的大佬看上了,说不定以后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p>
他们已经开始互相打量,甚至有的人已经悄悄挪动了座位,今文经学者坐到了袁绍那一侧,而古文经学者则坐到了对面的位置。</p>
只待袁绍一声令下。</p>
可是,袁绍的话还没有说完。</p>
他见到场下这乱糟糟的场景,于是提高了音量,大声喊道:“安静!”</p>
待到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他的身上时,他才缓缓开口,开始介绍起了这次文会的规则,“本次辩论的主题,将由抓阄决定,每日从巳时开始到酉时结束......”</p>
这里,他耍了个小心眼。</p>
之所以没有规定具体辩论经学的顺序,是因为今文经和古文经学里面,六经排列顺序不同。</p>
今文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p>
古文经为《易》、《书》、《诗》、《礼》、《乐》、《春秋》。</p>
如果排列顺序,导致哪一派的学者不满意,将输归咎于他的顺序,他可就躺枪了。</p>
于是,交给天意是最好的安排。</p>
听到袁绍的话,两边的士人也在心里默默点头,正该如此。</p>
“我宣布,本次文会正式开始!”</p>
随着袁绍话音的落下,这场熹平年间,规模最大、专属于年轻人的辩经会议正式拉开了帷幕。</p>
(新书求收藏,求追读,跪谢!!!也许就差您一人,呜呜)</p>
......</p>
【q:对于坑儒,坑的里面有没有儒生?】</p>
【a: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p>
司马迁距离坑儒发生的时间,最远不过120多年。120年的时间跨度,是什麽概念?</p>
就相当于2012年到1896年(清光绪年间)的跨度。</p>
司马迁从十多岁起,就开始遍游中国,二十三岁的时候,其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就已经接任其父的职务,担任太史令了。</p>
如果从司马迁20岁开始算起(-147年),距离坑儒(-212年)的时间跨度,不过65年而已。</p>
即相当于2011年往前推65年(相当于中华民国时期的1946年)。</p>
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时间跨度之内,以司马迁的学识和所处高层的地位,这样大的事件,不可能不清楚。】</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五世三公》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