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惜的是,晚年主持一场亲王大墓考古的时候,出了纰漏,结果导致功亏一篑,大量文物出土瞬间被毁,之后含恨郁郁而终。 “什么……”</p>
“还真的是!”</p>
几位老者惊呼声中,一张张僵硬的老脸,憋得通红。</p>
真的是之前叫嚣的有多厉害,这会丢人丢得就有多悲催!</p>
对于谭馆长的话,他们可不敢有丝毫怀疑,更不会认为谭馆长是为了维护秦羽的脸面,而故意说出这番话。</p>
在古董文物上,谭馆长严谨的态度,不仅在金陵城文物圈,即便是放眼全国这个圈子里,也都是出了名的较真。</p>
……</p>
送走杨峰,谭馆很快将目光转向秦羽。</p>
“</p>
小友,不知道你这次,带来的都是些什么宝贝呢?”</p>
“还是那句话,买家我帮你联系,至于最终的价格能够谈到多少,那就要靠小友你自己了。”</p>
言语声中,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浓浓期待。</p>
他倒是很想知道,能够一眼看出洪宪飞龙银币,然后还看出了赵时棡印戳问题的的年轻人,这次又能带来怎样的惊喜。</p>
“多谢谭馆长。”</p>
秦羽道了声谢,接着将几样东西拿出:“这几样东西,麻烦您老给找个合适的买家。”</p>
“漳州军饷!”</p>
“海黄官帽椅!”</p>
“玫瑰紫葵花花盆!”</p>
谭馆长看着秦羽陆续拿出的东西,整个人激动。</p>
惊呼声中,已经认出了漳州军饷和两把海黄的官帽椅,这两样东西,但从外形就能够很快做出判定。</p>
至于剩下那件玫瑰紫葵花花盆,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p>
“这东西,有点意思!”</p>
“应该是钧窑,但似乎又有所区别。”</p>
“给老头子点时间,好好瞧瞧。”</p>
言语声中,谭馆长再次取出了放大镜。</p>
越看反应越激烈,最后更是忍不住上起手来。</p>
上手的时候,更是还带上了一双白手套,一副前所未有认真专注的态度。</p>
这一上手不打紧,片刻过后,整个人就傻眼了。</p>
“蚯蚓走泥纹!”</p>
“刀底切,泥鳅背,三支钉!”</p>
“这是嘉庆内务府造办处,官仿官的精品!”</p>
刀底切是指瓷器底部的方棱,犹如被刀整齐的且过一样;泥鳅背是瓷</p>
器术语,明清的官窑瓷器,背部皆削得滚圆,其中以雍正时期围嘴,圆润光滑的背部,被称为泥鳅纹。</p>
支钉是瓷器烧制的时候,放在垫饼上的东西,用支钉支烧的瓷器,底部都会留有细小的支钉烧痕。山字形、上尖下圆,数目不已,具体根据烧制时的情况而定,最少有一支钉,最多可以九支钉。</p>
谭馆长此番话一出,古玩店内的气氛,顿时就沸腾了。</p>
漳州军饷,和海黄的价值,不需要多说。</p>
这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行内人都知道。</p>
清代宫廷里面,有专门的内务府造办处,负责给皇帝、以及各宫和大臣烧制用品。</p>
造办处分为两个机构,一个便是这件玫瑰紫葵花花盆出处的内务府造办处,俗称匠作处,主要负责给各宫和王公大臣烧制用品。</p>
另外还有一个,位于紫禁城养心殿,那可就太了不得了,是清代宫廷里面,专门给皇帝制作御用品的地方,即便是其它各宫,最多也就是让这地方给打样生产样品。</p>
然后等内务府造办处批量生产之后,还要把样品给销毁了,这么多只为了确保一点,养心殿造办处只生产给帝王用的东西。</p>
养心殿造办处,那就更厉害了,作为专门给皇帝生产御用品、然后给各宫打样的地方,这里集中了当时整个国家,最优秀的艺术和技术人员。工匠创造了当时九州最高的工艺水准,清宫廷流传下来诸多国宝级别的东西,大部分都出自此处!</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从地摊捡漏到收藏专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