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lt;/p&gt;</p>
兵工厂外,炼铁炉旁。&lt;/p&gt;</p>
随着一名工人使劲的拉着风箱,橘红色的铁水缓缓流了出来,一名早就准备好的工人连忙拿着勺子,开始把铁水倒进模具里。&lt;/p&gt;</p>
而模具旁同样蹲着一个人,他负责给手榴弹体脱模,统一放到一旁的木箱内,那里有着最后负责总装的工作人员。&lt;/p&gt;</p>
这就是民兵神书上记载的“七人背”,七个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能做到从点火化铁,到第一颗手榴弹制成只需要半个小时。&lt;/p&gt;</p>
等工人们熟练后,一个七人工作组能日产千枚手榴弹,而这样工作组他有两个,这也是赵天阳敢放话,五天给李云龙生产两千颗手榴弹的原因。&lt;/p&gt;</p>
“剩下的就交给你了,要严格把关不要出现不良产品。”&lt;/p&gt;</p>
见生产手榴弹的工序已经进入正轨,赵天阳对李云才交代了一番,带着一名木匠师傅进入了一旁的工厂内,他还要给新一团准备大量的火折子呢。&lt;/p&gt;</p>
火折子在我国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77年,南北朝时期。&lt;/p&gt;</p>
当时战乱四起,物资匮乏烧火做饭都成了问题。&lt;/p&gt;</p>
于是一名宫女就发明了“火柴”,用于引火做饭,后来传入欧洲,欧洲人在这个基础上发明出一度被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lt;/p&gt;</p>
而经过历史的更替,火折子也一直在更新换代,到了现在已经明确了最理想的配方。&lt;/p&gt;</p>
“红薯藤浸水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最后装进一根细小的竹筒里就可以了。&lt;/p&gt;</p>
这样的火折子,虽然做不到像火柴那样产生明火,但用来点燃手榴弹引线,却是绰绰有余了。&lt;/p&gt;</p>
“嗯,手拿把(ˉ▽ ̄~) 切~~。”&lt;/p&gt;</p>
两个小时后,看着手中冒着点点红光的火折子,赵天阳满意的点了点头。&lt;/p&gt;</p>
“钱师傅火折子用的小竹筒就麻烦你了。”&lt;/p&gt;</p>
“没问题,不知道要做多少个?”&lt;/p&gt;</p>
有着小型车床在,切个竹筒还不是简简单单嘛,钱师傅表示小问题。&lt;/p&gt;</p>
“先来两千个吧。”&lt;/p&gt;</p>
反正竹子不值钱,搞两千个备用。&lt;/p&gt;</p>
“行。”&lt;/p&gt;</p>
确定好后,赵天阳离开兵工厂前往村子里,去找李云龙要材料。&lt;/p&gt;</p>
虽然火折子需要的东西都很常见,但仓库里没有啊,只能去问李云龙要了。&lt;/p&gt;</p>
“我可能是历史上最寒酸的兵工厂,厂长了吧。”&lt;/p&gt;</p>
赵天阳一边向村里走去一边想到。&lt;/p&gt;</p>
“敬礼。”&lt;/p&gt;</p>
刚到村口,两名执勤的士兵立马给赵天阳敬了个礼,搞的赵天阳还有点不好意思。&lt;/p&gt;</p>
“那个......李团长在哪里知道吗?我找他有点事。”&lt;/p&gt;</p>
“团长在村西训练新兵呢,赵厂长我带你去吧。”&lt;/p&gt;</p>
其中一名士兵热情的说道。&lt;/p&gt;</p>
关于赵天阳正在生产手榴弹的小道消息,已经传遍新一团了,现在他们都对赵天阳很是关心。&lt;/p&gt;</p>
“赵厂长,听说兵工厂能生产手榴弹啦?”&lt;/p&gt;</p>
走了半天,带路的士兵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好奇,问出了心中的疑惑。&lt;/p&gt;</p>
“是啊!”&lt;/p&gt;</p>
赵天阳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随口答道,你还别说现在的风景就是比后世好看。&lt;/p&gt;</p>
“那太好了,听说这次能生产很多手榴弹,我是不是也能分到两颗呀?”&lt;/p&gt;</p>
士兵难掩兴奋,情不自禁的就笑了起来。&lt;/p&gt;</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亮剑之从改良手榴弹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