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税监祸国殃民,断然不可复建,但整饬税收也迫在眉睫,"在身旁袍泽欲言又止的注视下,户部尚书毕自严将心中早就酝酿过后的念头缓缓道出:"老臣建议,陛下或可先行复建税课司,徐徐图之"</p>
所谓税课司,便是国朝初年为了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等事宜于地方上专门设立的署衙,其长官为税使,品秩为从九品,乃是大明有司官衙中地位最低的官员。</p>
洪武十三年,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将地方上每年征收税米不足五百石的税课司尽数取消,税收权柄交由地方县衙管理,导致尚未来得及形成气候的税课司"胎死腹中",远远没有发挥出前宋时的作用。</p>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p>
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之后,在朝中大臣的请缨下,又专门下旨以岁收钞万贯为额,将不足此标准的税课司尽数裁减,商税征收交由当地官府负责。</p>
就这样,分布于大明各府县的"税课司"基本消失,本应作为朝廷岁收重要组成部分的"商税"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朝廷每年通过"商税"满打满算也不过获取几万两银子。</p>
如此"畸形"的税收情况,放眼历朝历代,都是独一份。</p>
"税课司"</p>
闻听毕自严如此言说,在场的朝臣们忍不住喃喃自语,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p>
与大明当下臃肿冗杂的宗室情况相同,朝廷对于财政的管理其实也十分混乱,涉及到了多个衙门。</p>
其中毕自严执掌的户部直接掌管太仓库,节制大明各地的税收,但兵部又监管马政,同样涉及收入,工部也节制着林业和渔牧等方向的收入。</p>
此外,作为大明经济命脉的南直隶也自成体系,由南京户部先行征收,并做好妥善安排之后,方才沿着运河,押送至京师太仓库,而不是直接交由太仓库。</p>
如此之多的衙门,不仅效率低下,难以统筹,而且还会给予"有心人"上下其手的机会。</p>
故此,朝廷在过去百十年间的"改革"通常都是针对其中涉及到的署衙和具体官员动手,从而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p>
但在场的众臣谁也没有料到,眼前这瞧上去不善言辞的毕自严心性居然故此果决,并没有按照惯例,裁减冗杂的署衙或者纠察贪官污吏,而是直接从源头下手。</p>
重建税课司!</p>
"陛下,此举?"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中,迅速意识到其中"隐患"的帝师孙承宗便是骤然起身,脸上满是惊恐之色。</p>
国朝传承两百余年,上至朝野,下至地方,怕是早已形成了一条固定的"产业链",谁甘心拱手将到手的利益让出。</p>
甚至说不定,光是这乾清宫暖阁,便有官员或其背后家族,从中分润了好处。</p>
这些既得利益者,焉会无动于衷,坐视朝廷改革?</p>
陛下的步伐,迈的太大了!</p>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