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霆在温柔乡里享受了两天之后,朱由检又派人把他叫进了宫里,这次不是王承恩亲自来的,而是派了他手下的一名小太监过来传达皇帝的旨意。 如今,胡文霆的手头基本上是不缺什么小钱了,于是见到传旨的小太监之后,就顺手塞了一锭银子给他,而且还是很大锭的那种。 小太监连忙推辞道:“公子爷,小的哪能当得起您送的这么大的礼啊。” 胡文霆笑着对他说道:“中官,以前我手头没钱,不知道让你白跑了多少趟腿,现在呢我手头宽裕一点了,因此就顺便把以前的都给你补上了而已。 以后我可不能每次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感谢中官,这个可要提前向中官你声明一下哦。” 那名小太监也笑着对胡文霆说道:“哪能呢,公子爷就是不给奴婢们一钱银子,奴婢们也很乐意为公子爷效劳的。” 说笑间,两人就开始往皇宫赶去。 和朱由检见面之后,朱由检先是笑着问了胡文霆这两天休息得怎么样,是否已经从通州之行的劳累中恢复过来。 胡文霆也开着玩笑说道:“你是皇帝,一切你说了算,只要我还能动弹,你一声令下之后,我还不得连忙屁颠屁颠的赶来皇宫听候你的指示啊。” 朱由检尴尬的笑了一下之后,说道:“老师,您说笑了,我这不是又有好几天没见到您了吗?所以就想着请您进宫来和我聊聊天,顺便对我进行一些指导。” 胡文霆有些不信的问道:“真的是这样吗?” 朱由检又是一阵尴尬,然后赔着笑说道:“当然了,顺便也和您商量一下去大名府的事情。” 胡文霆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这才对嘛,我就不信你一个皇帝能闲到无聊,居然会有空找我聊天。 随后,胡文霆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正色对朱由检说道:“陛下你下旨吧,要怎么安排我的大名府之行。” 朱由检笑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我这次打算派宫里的高起潜和老师您一起去大名府,场面上的事就由他来应付,您只负责把粮食给运到大名府就行了。 我知道老师您对场面上的一些应酬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才做了这个安排,否则,只要老师您一个人去大名府就足够了。” 听到高起潜这个名字之后,胡文霆心里是咯噔一下,对于高起潜和卢象升之间的矛盾,那是在各种史料上都有记载的,而且据史料上的记载,卢象升可以说是间接的被高起潜给坑死的,当然了,朝廷方面的瞎指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胡文霆也知道,所有的史料都不是百分百的可靠,因此,他也不能光凭一些史料中的叙述,就直接给高起潜判了死刑,在朱由检面前对他进行否定。 于是胡文霆就笑着问朱由检道:“陛下怎么会想到派高起潜这个人去大名府呢?” 朱由检马上警惕的问了一句:“老师,怎么了,是不是高起潜这个人有问题,那我马上换个人好了。” 胡文霆苦笑着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帮你分析一下,你派他去的理由是否合理或者说合适。” 朱由检听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心想高起潜可是自己看重的人,如果后世的史料中说他是一个不值得重用的人,那岂不是说明自己看人的眼光有问题吗? 于是朱由检在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开口对胡文霆说道:“据宫中的一些人反映,高起潜他对兵事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就有了一个‘知兵’的名头,我也和他聊过天,发现他对打仗方面的一些事情,确实说得头头是道的,还真配得上别人送给他的‘知兵’这个名号。” 胡文霆听完朱由检说的话之后,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发现闲杂人员早已经被清空了,可能是朱由检意识到和自己谈话会涉及到一些高度机密问题,因此提前就让王承恩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胡文霆根据朱由检的年龄以及他的身份等特点,还是决定采取以往那样循循诱导的方式来帮他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对他进行否定,这样能让朱由检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一些建议。 用后世的说法,因为朱由检目前还处在青春叛逆期后期的阶段,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之处,他不仅不会承认,反而因为要强要面子,而导致他还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啰嗦几句题外话哈,其实这种教育方式也适用后世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很多家长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缘由就开始指责孩子,说他不应该这样、也不应该那样的,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结果不仅没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且还把自己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搞得一团糟,相视如仇人一般。) 因此胡文霆就笑着问朱由检道:“纸上谈兵这个典故陛下应该是很熟悉的吧?” 朱由检脑子反应很快,听了胡文霆的话之后,马上就说道:“老师,您的意思是,高起潜他只会纸上谈兵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知兵。” 胡文霆先是笑着说了一句:“我可没这么说,那是陛下你说的,到时候可不能把账算到我头上。” 接着胡文霆又正色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专业的事要由来干专业的人来干,哦,就是打仗方面的事就要由富有经验的将领来负责具体实施。文官也好,宫中的人也好,最好不要直接插手具体的军事指挥行动。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而要做到这些,并不是靠读几本兵书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的,必须是将士们在参与了无数次实战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娴熟的运用。 因此一些文官们虽然在嘴上说起兵事的时候,那是个个都会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真要让他们面对具体复杂战事的时候,就可能不知所措、进退失据、彻底抓瞎了。 而且,据后世的一些史料记载,一些文官所谓的带兵,压根就没真正的进过军营,了解过士兵们的训练和装备情况。每次打仗的时候,也都是远远的躲在大后方,对前线的形势根本就没有去仔细观察过,这样的人,那怕他带了一辈子的兵,也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 而像袁可立、卢象升、范景文、孙传庭等人,虽说也是文官出身,但他们自从带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做到亲临一线,和最底层的士兵都有过接触,可以说对他们自己带领的每一个士兵的思想和战斗力都能了如指掌,这才能保证他们在指挥打仗时,能得心应手,屡创佳绩。 也就是说他们指挥打仗的能力,也不单单是靠读一些兵书学到的,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实践之后才达到如今的水平。 不是有句俗语叫作,画虎不成反类犬,说的就是当前一些只会耍嘴皮功夫的、敢恬不知耻的在兵事上指手划脚的文官们。他们以为自己读过几本兵书之后,就真能指挥军队去打仗了, 要是按照他们这种模式来,那我通过史料,对整个大明的和事都有所了解,基本知道哪些人是好是坏,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那是不是代表我也可以来做皇帝了?” 当胡文霆最后一句的时候,一旁的王承恩不由得脸色大变,朱由检脸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自在的表情,但都没有出言制止胡文霆。 胡文霆接着说道:“嘿嘿,可我很有自知之明,别说是皇帝了,现在就是让我当一个巡抚,我也不一定能当好,最多勉强能当好一个知府。 而且,我一开始就和陛下你说过,我并不喜欢当官,在后世,我当官已经当得够够的了,如今,我只想好好的帮陛下你多赚点钱,让陛下你能大展宏图,成为千古一帝。 当然了,最后陛下如果真想给我一些奖励的话,能给我安排一个什么事情都不用管的大官,我也是会接受的。” 听了胡文霆的这几话之后,王承恩和朱由检脸上的表情,重新由阴转晴,朱由检还客套的说道:“老师,您这有些过谦了吧!” 胡文霆朝他摆了摆手之后,接着说道:“当然了,我不是说要让文官们对兵事方面完全不闻不问,他们完全可以对战略方面进行决策。 比如说内阁方面可以根据大明当前的国力,来决定是否要打一场战争,或者说决定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程度,是仅仅要给对方一个威慑呢,还是要彻底灭掉对方等。 说到这里,我顺便再补充几句,即便是文官们可以对战略布置进行讨论,那也要限定一个参与人员的范围,内阁成员是负责全面工作的,当然有权参与其中,再加上和其关联性最高的兵部和户部,大不了再加上一个工部。 除了这些部门和人员,其它的部门和人员,除了个别人以外,基本上就不用瞎掺和,那些掺和进来之后,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很可能会给陛下你添乱。 参与的人多了,容易造成机密外泄这是一个方面,同时意见多了之后,也会对陛下你的决策形成干扰,让你做出一些不太合适的决定。 像什么御史言官之类的人员,是要坚决杜绝他们掺和进来的,他们除了喊上几句口号、说上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绕口令和引用一番所谓的圣人之言以外,难道还能提供什么有用的意见? 陛下你别跟我说什么虚心纳谏之类的套话,说实话很多所谓的御史就是想在陛下你面前卖直邀名,他们有时候就是故意胡说八道,以此来激陛下你发怒,然后来成全他们的所谓耿直名声。 对于这种人,陛下你就根本不能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哪怕为此背上几句骂名又怎么了,总比被他们带到坑里,然后给国家带来危害强吧。 在我们后世有一种决策制度,叫做集中制,和民生相关的事情,可以让大多数人都参与讨论,而对于一些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可能就是由最高决策层来商议决定了。(怕有涉政风险,只能这么似是而非的说上几句) 一旦决策形成之后,就交由将领们去负责具体实施。期间最好不要轻易对将领们进行干涉,除非他们当中出现了重大失误。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每个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只管做好自己份内的或者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到处去指手划脚的。 一个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要真是那样的话,他不是成了神仙了吗,陛下你这个皇帝干脆就让他来干好了。” 说到这里之后,胡文霆发现朱由检脸上表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于是就暂时停了下来,慢悠悠的喝了一口水之后,开始把话题引到了朱由检的身上。 他对朱由检说道:“陛下,你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这人皇帝当得很辛苦,嘿嘿,当然了,后世的一些史书中也说你这个皇帝当得真辛苦。 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就是因为你把事情管得太细了,事事都想着亲力亲为,虽然你是一国之君,也号称天子,但你不得不承认,实际上你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吧。既然是人,那就不可能无休止的工作下去,你也会累,你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 所以,你才需要在朝廷中设立那么职位,安排那么多大臣来辅助你的工作,他们既然当了你官司、拿了你给他们发的俸禄,就要努力的为你干活、出主意,这才是真正的为君分忧。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这个皇帝一手包办了,他们只负责去执行,那么你还要他们内阁干什么,还要他们六部干什么,你只给六部的郎中只接发布命令就可了。 他们这不是白得了你给他们的官职,也白拿了你发给他们的俸禄了吗?如果是这样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我也愿意去当上一回。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小部分是因为陛下你造成的,试想啊,谁不想落个清闲啊,你看我,就不想当那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的破官。 就因为陛下你太勤快了,以致于那些重臣们都对你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反正事事都有陛下你来做主,他们就懒得开动脑筋了,凡事都等着你的旨意,然后再把你的旨意传达下去,就万事大吉了,你看这多悠闲。 所以啊,今后陛下你可要改一改以前那种事必躬亲的做事习惯,要放手让那些重臣去做事,你只负责在后面监督。就像赶牛耕地一样,当他们跑慢了或者跑偏了,你就在后面用鞭子抽他们几下,让他们赶快纠正过来。 这样一来,那些闲得无聊的大臣们就每天都有事干了,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想着勾心半角、尔虞我诈、结党营私一类的事情了,就可以让朝堂上清静上许多。 而陛下你呢,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一陪你那些漂亮的皇后和妃子以及皇子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说我们后世的太祖,就是一个能把抓大放小做到极致的人,人们经常能听到他登山之后咏诗、游泳之后又作词的故事,似乎他一天到晚都在游山玩水似的。 可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非但带领着数量少、武器差的军队打败了比他强上许多的对手,而且在建国之后,也能把国家的经济建设安排得井井有条,让那个曾经落后的国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了一席之地。 嘿嘿,在他老人家眼里,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号称什么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都属于小儿科,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陛下啊,你以后可要向我们后世的太祖多学习学习啊,争取成为他老人家那样,敢于藐视前朝任何一位皇帝的真正的千古一帝。” 听到胡文霆给自己制定的伟大目标之后,朱由检顿时兴奋得满脸红,前面因为被胡文霆数落了几句而有些不快的心情,顿时也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热切的问胡文霆道:“老师,您说我今后能成为像你们后世太祖那样伟大的皇帝吗?” 胡文霆认真的对他说道:“能,怎么不能,太能了。你想啊,我们太祖几乎是白手起家的,而且到建国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他老人家刚建国的时候,整个国家也是一穷二白的,如果横向相比,可能还不如目前的大明。他老人家就是在那样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把国家发展壮大起来的。 而陛下你呢,在年龄上可是整整比我们太祖小了三十多岁啊,正是年轻力壮、斗志昂扬的时候,你真要是掌握了管理一个国家的技艺之后,怎么可能比不上他老人家呢。” 朱由检带着满脸的笑意对胡文霆说道:“那老师您今后一定要多抽出一些时间,跟我多讲一些关于你们后世太祖的事,我要好好的向他老人家学习,争取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对了,老师,我现在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说过两天您要去大名府的话,我最好是派一个有管理军队经验、真正懂兵事的人和您一起去。 这样吧,我就从兵部左右侍郎里面找一个人,左侍郎范景文范卿,老师您已经认识了,不过他目前正忙着练兵,不太适合离开太长时间。右侍郎王家彦王卿这个人,老师您在后世的史料上有没有见过他的名字,要不就派他和您一起去?” 胡文霆一听朱由检再次建议的人选之后,心里不由得一乐,嘿嘿,又能认识一个名人了。范景文我们在前面已经简单的介绍过一遍了,再来说说这个王家彦,他也是在崇祯十七年京城被破时,陪着一起殉难的文臣之一。由此可见,不管这个人在能力方面如何,起码他在气节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于是,胡文霆就对朱由检说道:“陛下,那就派兵部右侍郎和我一起去大名府吧。” 这次朱由检并没有多问,就直接答应了胡文霆的要求,表示自己会马上派人通知王家彦,让他做好出行准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