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说网

第130章 尉迟兵败

1尉迟迥举兵 尉迟迥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暗中整军备战,他要挽救大周帝国。面对韦孝宽来取代自己的位置,尉迟迥从容应对,派遣帐下大都督贺兰贵去迎接,必要的时候可以把韦孝宽给扣下来。 韦孝宽一行走到朝歌(河南鹤壁市淇县)的时候,贺兰贵拿着尉迟迥的亲笔信等候多时了。 姜还是老的辣。韦孝宽故意套贺兰贵的话,看贺兰贵眼神不定闪烁其词,韦孝宽觉得尉迟迥必定有什么密谋,没说几句就对贺兰贵说自己生病了,要放慢行程。韦孝宽留住贺兰贵大吃大喝,让他无法回去给尉迟迥通风报信。与此同时,韦孝宽派人以买药为名去相州,暗中侦察尉迟迥的动静。 奇怪,贺兰贵去了这么久怎么还不回来?莫非是出了意外?尉迟迥再次派部下韦艺去迎接韦孝宽。韦艺是韦孝宽的侄子,官居相州魏郡太守,平时和尉迟迥关系不错。大家都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或多或少都沾亲带故的。 一番寒暄后,韦孝宽直视韦艺的双眼:“艺儿,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蜀国公似乎不愿意离开邺城,暗中在蓄积力量,你知道么?”韦孝宽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只是根据一些捕风捉影的情报,故意诈韦艺。 “啊?”韦艺措手不及,赶紧用笑容掩饰内心的恐惧,“叔叔,你在开玩笑么?蜀国公忠心耿耿,没有的事儿!” 韦艺口头上没承认,但细微的表情却出卖了自己。于是,韦孝宽加大表演力度,他一把掀翻案几,破口大骂:“我已经掌握了尉迟迥造反的证据,你却包庇纵容,虽然你是韦家的人,今天,老夫就要清理门户,大义灭亲!” 韦艺吓得汗珠直冒,浑身哆嗦。 “来人呀,韦艺伙同尉迟迥造反,拉下去砍了!” 扑通一声,韦艺跪了下来:“叔父!叔父饶我一命!我全部如实告知。” 韦孝宽心想,哎,我这个侄儿心理素质这么差,还想着去造反,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呀。韦艺就把尉迟迥的一举一动全都和盘托出,吓得韦孝宽后背发凉。没想到这个尉迟迥还真要造反呀! 事不宜迟,韦孝宽很快想到了对策。此行前来,韦孝宽并没有带兵马,必须要赶紧撤退才是上策。韦孝宽就找来贺兰贵,对他好生安抚,并表示自己的病痊愈了,让他先行回邺城,自己随后就到。 贺兰贵一走,韦孝宽立刻带着韦艺往长安撤,每到一个驿站,就把驿站中的马匹全部驱赶走,并对驿站官员说:“蜀国公的的使者很快就要到达此地,赶快准备酒宴招待。” 尉迟迥在邺城正纳闷,为何韦艺也迟迟不回,这时候贺兰贵回来了。贺兰贵描述和韦孝宽的对话,说自己如何与韦孝宽大吃大喝等。“哎呀不好,韦孝宽已经知道了,他肯定要跑了,快,我们赶紧去追!”尉迟迥恍然大悟。 随后,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带了几百名骑兵去追击韦孝宽。结果,梁子康每到一个驿站,都被驿站官员的美酒灌醉,而且换乘的马匹都被驱赶走了,梁子康根本没法给部队换马,一方面交通工具没了,另一方面又天天肥肉美酒,哪儿来的追击动力呢?只能眼睁睁看着韦孝宽逃回长安。 韦孝宽一路狂奔,搞得十分狼狈,杨坚这边却在着手干一件大事:恢复佛教。杨坚自小就生活在尼姑庵,他对佛教一直有好感,迫于亲家宇文邕的强势地位,杨坚对灭佛敢怒不敢言。杨坚掌权后,就没有忘记恢复佛教这事。 580年六月初六,杨坚下令恢复佛道二教,让那些还俗的和尚、道士重新回到寺庙、道观工作,并在全国恢复修建宗教场所。为了表明决心,杨坚还亲自去拜见了慧远,请他到寺庙、皇宫讲解佛经。慧远,就是之前和宇文邕辩论的那个高僧,宇文邕灭佛后,慧远到太行山隐居了起来。 杨坚此举,不排除受到大环境和个人喜好的影响,另外,这也是一种政治信号:我杨坚上台了,和宇文家不一样,他们排斥宗教,我却搞的是信仰自由,所以,大家赶紧来归附我吧。 刚和慧远聊完天,杨坚就听说韦孝宽逃回来了。杨坚知道,此时非同小可。 “韦老,你看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尉迟迥举兵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应该先派人去申诉,表明你隋公没有异志,稳住尉迟迥的心;同时,我们要赶紧召集军队,出征尉迟迥。” “好好好,就按照韦老说的办。” 杨坚叫来了候正官破六韩裒,让他去邺城安抚尉迟迥。候正,即军队中负责侦察情报的官员。破六韩来到邺城,表面上是代表杨坚向尉迟迥说自己没有野心,暗地里的任务却是联络一切反对党,孤立尉迟迥。破六韩找到相州长史晋昶,把杨坚写的信给他看,让他带头防御尉迟迥。 尉迟迥也是老江湖了,怎么可能看不出杨坚的心思?自从韦艺跟着韦孝宽跑了后,尉迟迥就知道该下手了,否则就是待宰羔羊。贺兰贵疏远郑译、刘昉,军务大事绕过二人和李德林商议。前线高颎,大本营有李德林,二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当时高颎发到的军书日以百计,李德林往往同时向几个人口授批文,文意多种多样,从不加以修改。 高颎到前线后,立刻对梁士彦三人安抚,推心置腹,赢得了那些骑墙派的信任。在军务管理上,亲力亲为,井井有条,和韦孝宽的配合也是很顺利,士气大振,形势一片大好,一下子就扭转颓势。 随后,高颎提议,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准备进攻,韦孝宽也认为时机已到,便指挥将领开始搞工程。尉迟惇得知后,带人从上游放流带火的木船,试图破坏桥梁。这一点,高颎早有考虑,他事先在桥的上游建造了一些被称为“土狗”的土墩以阻挡火,使其不能靠近桥梁。 阻挡失败后,尉迟惇退而求其次,布阵二十余里,指挥军队稍微后退,想等到韦孝宽的军队渡河中间时发起进攻。韦孝宽知道尉迟惇的意图,哪儿能给你这个“半渡而击”的机会,他趁尉迟惇军队后撤之机,亲自擂鼓并大喊:“叛军败了!”尉迟惇军队陷入慌乱之中。 军队过河后,高颎又命令将桥焚毁,断绝了士卒的退路。此消彼长,一边是破釜沉舟高歌猛进,一边是军心大乱。结果尉迟惇的军队大败,尉迟惇单骑逃走。韦孝宽率军乘胜前进,一直追到邺城。 在尉迟惇和韦孝宽对峙的时候,尉迟迥在四处征战。尉迟迥派上大将军宇文威攻打汴州,莒州刺史乌丸尼等率领青、齐两州军队围攻沂州。大将军檀让攻克曹、亳二州后,驻军梁郡。 同时,尉迟迥也积极谋划进攻重镇洛阳。不过,那个奉命在洛阳修宫殿的窦炽反应迅速,立刻联络洛州刺史元亨,把建筑工动员起来变成了防御兵,把洛阳打造成铁桶一般,让尉迟迥无处下嘴。恰好尉迟惇的败绩传来,尉迟迥感觉大事不妙,放开了洛阳这个硬骨头,急忙派人去青州向尉迟勤求救。 司马消难听说后,认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尉迟迥身上,他得找个万全之策,于是,找来老搭档裴藻商议。 狡兔三窟,裴藻建议司马消难向南陈投降,拉入外援,以此增加造反的胜率。因为自己的辖区紧挨着南陈,司马消难在响应尉迟迥的同时,就把所管辖郧、随、温、应、土、顺、沔、儇、岳九州和鲁山等八镇全部投降了陈顼,他本来就是北齐的降将,随时做好了投降他国的准备,如果尉迟迥失败,他可以马上南下陈国,继续过贵族生活。 面对尉迟迥、司马消难相继求援这一好事,陈顼欣喜若狂,一扫淮南之地丢失的阴霾,八月初六,陈顼下诏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总督九州八镇诸军事、司空,并赐爵随公;次日,陈顼又下诏书让镇西将军樊毅督察沔、汉地区的军事;命令南豫州刺史任忠率军向历阳进发;任命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率军向南兖州进发,随时准备迎接司马消难。 八月十五日,陈朝下诏书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十七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率军攻克临江郡。可以说,陈顼这次来势汹汹,势必要浑水摸鱼。 司马消难进退有余,引起了一个特殊人物的兴趣,他就是北周的荆州总管独孤永业。自从北齐灭亡后,独孤永业寄人篱下,虽然出镇一方,但心始终是大齐心。他的地盘离司马消难比较近,所以独孤永业想借助天下大乱的机会,谋求北齐的复国大业。独孤永业的想法还没有付诸实践,就被路过的崔彦穆给预判了,也有可能是二人本来就不合,崔彦穆先斩后奏,把独孤永业的复国梦想埋葬在了摇篮之中。 独孤永业一生忠心耿耿,最后也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气节。 同一天,尉迟迥及其儿子尉迟惇、尉迟佑耆等,集结了十三万人在邺城之南布阵。尉迟迥顶盔带甲,站在最前线,虽然六十四岁,依然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他亲率一万人,穿戴绿头巾、锦棉袄,号称“黄龙兵”,精锐中的精锐。另外,尉迟勤的五万大军也从青州出发了,他自己则带了三千人先到达了邺城。 这注定是一场精彩的战争。尉迟迥是以机动战、主动出击闻名,有过平定蜀地、东征洛阳这样的功绩;相比之下,七十一岁的韦孝宽以守城防御闻名,知名的战绩就是玉璧之战耗死高欢、南征寿阳拿下淮南之地。也就是说,韦孝宽要攻击,而尉迟迥要防守,大家都在尝试自己之前不擅长的作战方法。 “父亲,现在韦孝宽来势汹汹,我们怎么办才好?”尉迟惇说。 尉迟迥勒住马笼头,用皮鞭指着敌方阵营,冷静地说:“韦孝宽生平谨慎,善于守城,今日来攻,不过扬短避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有主动出击才有机会。” 说完,尉迟迥又看看尉迟勤:“你怎么看,勤儿?” “叔父所言正是,我们全力出击,一定可以击破韦孝宽这个老匹夫!”尉迟勤掷地有声。 “好!哈哈,将帅听令!”, “在!” “今日一战,事关我大周存亡,你们不愧是我大周的忠实臣子,咱们不能愧对文帝的恩情,势必要铲除杨坚这个乱贼,即便不能成功,一定要打出我们的气节!” “必胜!必胜!”尉迟勤带头高呼。 “随我杀敌!”尉迟迥策马扬鞭,一声令下,带着自己的“黄龙兵”率先冲杀。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士气昂扬的尉迟迥部队,韦孝宽军不敌,开始陷入慌乱中,有的将领甚至悄悄撤退。 韦孝宽对高熲感叹道:“尉迟迥还真是勇武不减当年呀!老夫自愧不如。”高熲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低头沉思着。韦孝宽看着诸位将领,在期待一位救世主的出现。救世主正是之前收受贿赂的宇文忻。 突然,宇文忻大喊:“形势危急,我只能用诡诈的方法来击败敌军了!”随后,宇文忻弯弓搭箭朝着周围的百姓射去。 当时,邺城中跑出来观战的百姓竟然多达数万人!尉迟迥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万军队,也是因为邺城及周边百姓的支持。这些群众本来是北齐的子民,他们很难不对北齐还有一些感情在。看到北周内部发生战争,这些百姓乐见其成。而且,自古以来吃瓜群众都是喜欢看热闹的,反正无论你尉迟迥胜利,还是韦孝宽胜利,咱们普通老百姓依然是人下人,该种地种地,该服役服役,所以,没什么立场可言。那是贵族的时代,韦孝宽和尉迟迥都没有想到过要拉拢底层百姓,因为他们的实力不值一提,他们不过是贵族的附庸,不过是蝼蚁罢了。 本来好好地吃瓜看比赛,没想到参赛队员竟然出戏了,朝着老百姓攻击,就相当于电视里的运动员一拳打了出来,打在了沙发上的观众,那种震惊和恐惧程度可想而知。一时间,群众们慌作一团,互相踩踏,哭声震天。 “叛军失败了!冲呀,杀敌立功就在此刻!”宇文忻一声大喊。兵不厌诈,正是如此。韦孝宽也是震惊了,没想到宇文忻还有这么一手,且不去管他是否手段低劣,管用就行!韦孝宽急忙下令反击,刚才还悄悄撤退的将帅们,又杀了回来,全军的士气立刻恢复。梁士彦、李询、贺娄子干、高熲等人纷纷带头厮杀,战场形势出现逆转,尉迟迥军大败,退回了邺城。 韦孝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调兵强将包围了邺城。兵败如山倒,尉迟迥来不及关闭城门,而韦孝宽军已杀入了城内,败局已定。 和宇文忻一样,为了表明自己已彻底和尉迟迥划清界限,崔弘度进城后径直朝着尉迟迥逃跑的方向追去。来到城楼顶部后,尉迟迥穷途末路,便弯弓搭箭,回头准备射崔弘度。崔弘度摘下头盔对尉迟迥说:“还认识我吗?今日我们各自都是为了国事,不能顾及私情。念我们有亲戚之情,特地遏制住乱兵,不许对您侵犯欺侮。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您应该早为自身考虑,还等待什么呢?” 自身考虑,怎么考虑?崔弘度当然不可能放过他,意思就是让他自行了解,不必受辱。尉迟迥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他并不怨天尤人,把弓箭扔在地上,指着天大骂:“我自己无能导致战败,可惜大周的基业就要落入杨坚这个外姓人手中,杨坚呀杨坚,文帝待你们杨家不薄,你这个乱臣贼子竟然要篡夺别人的江山,真是不忠不义的猪狗!” 崔弘度默默地听着,也不反驳,反而觉得有些羞愧低下头。随后,尉迟迥指着崔弘度的鼻子大骂:“我死而无憾,无愧文帝、明帝、武帝的恩情,我先到下面去等你,看看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有什么样的结局!”骂完后,尉迟迥抽出佩剑,了解了自己的生命。 看尉迟迥的确是死了,崔弘度对弟弟崔弘升说:“你可取下尉迟迥的头颅。”于是崔弘升将尉迟迥斩首,送往长安。 这一战,直接把韦孝宽的战功推向了巅峰。平心而论,就邺城之战局部而言,韦孝宽对尉迟迥并没有压倒性实力,甚至尉迟迥很可能赢得这次战争。不过,历史是最好的编剧,宇文忻不走寻常路,他的一个非常规操作改变了战局,尉迟迥兵败如山倒,很快失败,实在是可惜。 尉迟迥如果赢得了这场战斗,那些骑墙观望的必定能重新聚拢过来,借着打败韦孝宽这样的战绩,杀入长安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就是说,尉迟迥或许是可以凭借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扭转整个不利的战略局势的。不管尉迟迥是否是真的要保住大周江山,但杨坚想要窃权篡位就没有可能了。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负之间,尉迟迥成了叛贼,史书上提及此事都是“尉迟迥之乱”;而韦孝宽成了平叛的大功臣。无法掩盖的是,韦孝宽从北周的忠臣变成了北周的掘墓人,从宇文泰的忠实盟友变成了杨坚的创业伙伴。 如果非要总结尉迟迥必败的原因,我想离不开以下几点。一,用人不当。崔达拏不称职,尉迟迥却拿他当自己的管家;韦艺是韦孝宽侄子,尉迟迥却寄予厚望。二,打出的旗号不对,“另立中央”。三,协调指挥工作没做好。虽然盟友很多,高宝宁、陈顼等外援也有了,但各自为战,导致救援没到,尉迟迥自己就先垮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军事作战方面,尉迟迥是很优秀的。正因为如此,尉迟迥更像是个将军,而韦孝宽是个统帅全局的元帅。 尉迟迥自杀后,高宝宁在幽州边境劫掠一空就回到营州了。 邺城中很多士兵都对尉迟迥忠心耿耿,他们和韦孝宽的军队展开了巷战,对韦孝宽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他们最后力竭倒地,这些士兵全被韦孝宽下令活埋。至于尉迟勤、尉迟惇、尉迟佑耆等人,他们在城破后就向青州逃跑,不过在路上被大将军郭衍追上活捉。郭衍也是太原郭氏,郭荣的族弟。 长安,杨坚正兴致勃勃地接受并处理前线送回的战俘。尉迟勤功劳大而且认罪态度良好,被杨坚特赦,尉迟家也算北周开国功臣,也是关陇集团的骨干成员,尉迟勤就代表家族活了下来,其他成员就全被除决。宇文乾铿、崔达拿、贺兰贵、梁子康等人被处死。大势已去,周边的韩明、纥豆陵惠、石逊等将领也被韦孝宽的大军击破,全部被斩杀。 杨坚对邺城下达了屠城并焚烧的命令,以此彻底断绝北齐遗民的造反决心。 邺城,这个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的战略要地,就这么一把火被杨坚给烧了。杨坚是怎么想的呢?从个人情绪上来说,杨坚仇恨当地百姓看戏心态,仇恨他们没有旗帜鲜明和尉迟迥划清界限。从战略地位上来说,汉末以来,乱世已持续了四百年了,邺城作为关东地区唯一一座可以和长安抗衡的城市,承载了乱世政权的活路。而杨坚雄心勃勃,他要统一江山,缔造秦汉一样的大一统帝国,那就必须消灭邺城这样的地方性政治中心,所以,邺城必须毁掉。 同理,南方的建康也逃不脱这个宿命,这是后话。 尉迟迥虽然失败了,他的忠实追随者宇文胄、檀让、席毗罗等人还在苦苦坚持,另外,王谦和司马消难两巨头也没有束手就擒。不过,除掉了最强的反对派尉迟迥,杨坚取代北周只是时间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