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李世民沉声开口:“太子,你说这么多,到底想要做什么?”</p>
“很简单,请阿耶定下大唐百年大计,让朝廷上下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力。</p>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人如此,治国亦是如此。</p>
定下目标之后,就会知道以何种理念治国,也会知道用何种章程达到治国目标。</p>
若开疆拓土,就必然像秦朝一样,一切以耕战为主;若要治理民生,则需要向隋文帝学习,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如何使天下安定。”</p>
崔仁师这下算是真正明白了,科举改制只是引子,让李承乾有理由逼迫整个朝廷都支持变法。</p>
想要科举改制,就必须改学校教科书,而想改教科书,就需要知道大唐到底想用什么治国,想知道用什么治国就必然要有目标。</p>
反之,若不科举改制,则没有这么多事,大家都浑浑噩噩混过去即可。</p>
刚刚李世民已经下诏科举改制,诏书都已经送到贡院了,收回成命已经来不及。</p>
或者说不改教科书,若是不改,那么多学子谁教?《五经》难治是公认的,哪有那么多助教。</p>
或者说只有襄州一地如此,其他地方百姓都不用义务教育?不患寡而患不均,真当大唐庶民是好脾气?</p>
也可以取消襄州义务教育,那更不可能,这是李世民定下,太子妃当着襄州百姓面宣读的,取消不就是打他们脸?</p>
‘难怪要让陛下去襄州,如今陛下去襄州看村学一事天下皆知,想要阻止根本不可能。</p>
只能从理念上想办……’</p>
刚想到此,崔仁师脸上突兀得露出骇然之色,不可能!不可能!</p>
崔仁师眼神怔怔看着李承乾:“殿下,你将自己事迹传给天下百姓看,就是为了此刻?</p>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想这么远?”</p>
“哈哈哈哈哈哈……”</p>
李承乾疯狂大笑,笑声中满是兴奋之情,半晌之后才停下:</p>
“崔公,你终于发现了,坏名声也有坏名声的好处!</p>
不仅以孝治国已经不可能了,以仁德治国也不可能了,除非阿耶换个太子。</p>
若换太子,要用什么理由呢?不孝不仁不义?还是其他?</p>
哈哈哈……连引导稚奴造反这么不孝不悌的行为都没有废掉太子,你们又该用什么借口呢?</p>
造反挺不错的!其实我更喜欢从废墟中重新建立秩序,就像襄州一样,你们要不要试一试?</p>
现在想明白为何于御史想要科举改制时我不同意,而你出手后我就把事情引导到科举上了吗?</p>
没有你们出手,天下人怎么会知道我是不孝不仁不义呢?</p>
我还只是太子,还代表不了整个朝廷,所以不仁不孝没关系。</p>
可将来我是皇帝,若再用以孝治国或仁德治国,那就是打朝廷的脸面了。</p>
太子可以不要脸、皇帝也可以,可朝廷不行啊!</p>
你们身为大唐臣子,也不希望大唐朝廷跟晋朝一样臭不要脸吧!</p>
晋朝官员不说遗臭万年,却也是无人问津,随便找个读书人,问问他们愿意天天读晋书吗?</p>
哈哈哈……”</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抡语新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