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说网

第十章 制药厂投产10

10天后,黄延义风尘仆仆的赶回诗巫基地,时间也进入了8月。 </p>

从美国订购的设备、原料经由新加坡转运到了诗巫药厂基地,在邝文海的运作下,这批设备和原料转运过程很顺利,黄延义对于邝文海的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肯定。 </p>

培训了半个多月的170多名工人,也随着设备一起到达了诗巫。 </p>

运回的设备中有一台7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75千瓦足够给整个基地提供生产和照明用电。 </p>

在诗巫购买柴油非常方便,离诗巫几百公里的美里就有一家壳牌石油公司的炼油厂。这个年代的柴油,便宜的令人发指。因为柴油发动机没有大量应用在汽车上,轮船使用柴油机的规模也不大,柴油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和19世纪末汽油的处境差不多,那时的汽车还未大量进入应用,市场消化能力有限,有的小公司炼油厂存储力不足,只能把没地方存储的汽油倾倒进河里,任其流进大海。 </p>

黄延义一回来,就把两个女儿给接到了身边,一边带着两个女儿玩耍,一边抽空指挥工人们安装设备。 </p>

基地聘用了几位厨师,建起了食堂,食堂的采购负责人就是黄太太林文盈,林文盈念过中学,一般的写写算算不在话下。这个年代能念完中学的女性其实并不多,像林文盈这样的知识女性做食堂的司务长显然有些大材小用。林文盈每天有了事做,逐渐从丧夫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p>

林文盈每天的工作量不大,上午坐船去诗巫镇上采购当天的肉和蔬菜,花不了两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她都可以自主安排,或者带孩子,或者忙黄家的事情。 </p>

黄家有三个女儿,因为女儿不能入家谱,她们的名字起的也很简单。黄大姑已经出嫁,黄二姑中学念了两年后,赶上珠儿出生,家里缺乏劳力,不得不退学在家带孩子和操持家务。最小的黄幺姑才12岁,正在念小学。 </p>

基地170多个工人全是男爷们,每天换洗的衣服推成了山,而且有部分衣物沾有油污,较难清洗,洗衣服也的确不是男人们擅长的事儿。黄延义让林文盈在镇上找了个帮忙带孩子的小保姆,把黄二姑解放出来,做了洗衣组的组长。黄二姑从诗巫找来六七位中年妇女,组成了洗衣小组,每天负责给工人们浆洗衣物,就这样,18岁的黄二姑成了制药厂最年轻的干部。 </p>

新招募的有过留学经历的四位高级人才,陆家森学的是化学专业,蔡成功和林文栋学的是机械,谭培源学的是电学。 </p>

黄延义把全厂工人分成了4个组,化工组,有32人,由陆家森任组长,机械组有130多人,由蔡成功和林文栋分别任正副组长,电工组的员工相对比较少,只有11人,由谭培源任组长。 </p>

8月4日,诗巫制药厂在食堂的大饭厅召开了全厂第一次领导干部会议。 </p>

参加会议的有邝文海,4个一线生产组的组长,医疗组的陈尤壬,负责生活的林文盈,电报组的黄延仁,谢无忌也被黄延义安排了一个保安组长的职务,洗衣组的黄二姑也赫然在列。 </p>

黄延义在穿越前好歹也干过一年多的项目部技术副经理,管过40多人,开会讲话的水平也还是有的。 </p>

“今天是我们制药厂第一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既然是会议,就要有个议题,我给今天的会议拟定的议题就是,建言献策,更快更好地建设制药厂。诸位在诗巫基地已经有半个月,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那么我们发现了问题,就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大家要畅所欲言,也不要怕得罪人,包括我在内,如果我有问题,你们可以当面指出,好了,给大家伙几分钟时间准备,然后轮流发言。” </p>

(干部一词来源于日语,是骨干部分的意思,民国时期“干部”一词进入中国,东南亚华人也有使用。) </p>

一个领导集体,经常开会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只要不是冗长的形式主义会议,黄延义认为经常开会还是很有必要的。 </p>

化工组的陆家森首先举手发言,“我先说一下,我们化工组的工人,大多是从新加坡的硫酸厂、制碱厂、染料厂等工厂出来的,对于我们制药厂的新设备是第一次接触,他们有的连元素周期表都只认识几个字,不像机械组的工人经过了一段时间培训,人员素质比较齐整,所以,我建议,厂里成立化工学习小组,利用空余时间来培训、学习。” </p>

“这个建议很好,下去以后马上执行。”黄延义一边做着笔记,一边说着,“当初在新加坡招聘时,化工工人来应聘的最少,我是放宽了条件招收的,这一点我很清楚,回头我会搜集一些化工方面知识的书籍,搞一个化工图书室,除了统一学习,还要让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 </p>

“我也要发言。”谢无忌举手。 </p>

“你说。”黄延义看向谢无忌。 </p>

“我的保安组就我一个人,我觉得应该给我配备几个手下。” </p>

黄延义咧嘴笑了笑,“不会让你当光杆司令的,很快就会给你配人。” </p>

“真的,那我就没有啥说的了。” </p>

黄延仁举了手,说道:“我们电报组平均一天也发不了几份电报,却配了四个电报员,我认为这有些浪费人力,是不是可以减少人员。” </p>

黄延义把招收的几位爱好无线电并且有一定基础的工人,塞进了电报组。现在又添了一台电报机,还采购了一些易损备件,特别是这个年代的真空管容易坏,更换比较频繁。 </p>

电报组的业务,除了厂里的业务联系,就是工人们和家里的通讯,工人们每人每月可以免费给家里发一封电报。 </p>

“这个我要做一下说明,电报组的几位新进人员,我和他们聊过,他们的无线电基础不错,我打算将来成立无线器材厂,他们算是储备人才,不算浪费人力,他们平时有了空闲,可以多学习学习,为以后建厂做知识储备。” </p>

看到黄延仁因为提了一个没被接受的意见,有些发蔫,黄延义补充了一句,“你能提出问题,这很好,说明你在认真的为工厂考虑。” </p>

蔡成功举手,“我们机械加工组,有几位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傅,他们在药厂的管接设备安装过程中出了不少新点子,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我认为要给与适当的奖励。” </p>

黄延义停下手中的笔,说道,“这个问题要重视,不光只是奖励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实行工资分级制度,所有的工人都要参加考评,按照级别拿工资,这个事情就由蔡成功带头,把基本章程定好,开会讨论后再施行。” </p>

“好的,我下会以后就去做。”蔡成功点头说道。 </p>

林文盈举了手,说道,“我们厂里的这些工人,八成以上都是成过家的,他们长期与妻儿老小分居两地,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也可能会留不住人,我在想,将来能否办一些女人们做事的厂子,让工人们的家属能到这里来和他们团聚。” </p>

“这个想法很好,等我们的制药厂正式投产后,就开始建设单独的家属生活区,再办几个能使用女工的厂子,比如服装厂、草帽厂之类的,从根本上解决两地分离的问题。”黄延义在自己的记事本上给这条建议打了一个着重号。 </p>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这次会议给基地今后的**化管理开了个好头。 </p>

12天后,磺胺生产线基本组装完成。 整条生产线由几个独立的厂房连接组成,分为进料车间、乙酰苯胺合成车间、晶化成药车间、干燥处理车间,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加热釜,水解釜,反应釜,磺化釜,氨化釜,结晶釜、离心干燥机等分布于各个车间之内,又有各种管道连把它们成一长串,各种阀门,压力计,工业温度计,液位计,高低错落的布满整个生产线,第一次看见这种生产线的人,大部分都要眼晕。 </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南洋石油大亨》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