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杨继盛才到狄道,还不到半年,天降暴雨,这场大雨一直下了七日七夜,山洪肆掠,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百姓拖儿带女,无家可归,哭天撼地,苦不堪言。 杨继盛带着衙内人众,另外组织了一些本地的精壮劳力,四处排涝,抢救受灾百姓。 被救的百姓之中,有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个小女孩,家中没有壮劳力,他们所有的家当与房屋一起,都被洪水卷走了。 老头儿姓王,与他老婆在当地生活了五十几年,小姑娘是他们的孙女。 杨继盛见这二老一小着实可怜,又没有地方可去,便让他们留住在自己家中,张贞找出了些自己与丈夫的衣服,让他们换了,那个小女孩只能穿杨应尾的衣服。王老头夫妇两个,千恩万谢,自是感激不尽。 洪水过后,杨继盛夫妻便组织百姓灾后自救,杨继盛建立学堂,张贞教当地妇女纺织,两人忙得是脚不沾地,自己家的事情,反倒无暇过问了。王老头夫妇勤快仔细,将他们家中所有事务都承揽下来,料理得井井有条。 小丫头唤做王瑛,只比杨应尾小几个月,生性活泼,虽还年幼,却是明眸酷齿,讨人喜欢得紧。杨继盛本是贫苦人家出身,为人又慈善谦和,与他夫妇相处得十分融洽,就像一家人一般。 两个小孩儿,更是经常一起玩耍,上树掏鸟窝,下河抓鱼虾,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就是半年。 这日上午,杨继盛与张贞分别去了衙门和学堂,一个长相英武、腰悬长剑的壮年汉子,来到了杨继盛的家中。 王老头夫妇一看见这人,便悲喜交加,上前好一顿数落,壮年汉子半句嘴也不敢还,只是听着王老头夫妇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述说,待听分明前后因果后,抬起头来,英气勃勃的眼眸中,竟隐隐似有泪光。 王瑛与杨应尾在外玩累了,回到家里,王瑛一见到那人,便飞扑过去,大叫“爹爹。”壮年汉子一把将她抱起,搂入怀中。 杨应尾歪着头,打量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满脸英气的汉子,便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青松剑侠”王一鸣。 狄道发洪水时,王一鸣去了关东,待回到甘肃,听人说起狄道受了大灾,忙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他到了父母的住处,自己家的宅子已经荡然无存,只唬得魂飞天外。 王一鸣勉强镇定了心神,四处找人打听,这才知道父母与女儿都被救下了,现住在典史杨继盛的家中,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回到肚子里,快马加鞭,匆忙赶到杨继盛家。 中午时,杨继盛与张贞回来,王一鸣与杨继盛相互打量了一眼,王一鸣躬身抱拳,道:“杨大人,你救了我的父母与女儿,大恩不言谢,我略懂些拳脚,自今日起,我愿在恩公麾下效力。” 相由心生,杨继盛见他英气逼人,心底下暗赞一声,双手托起王一鸣,道:“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何须道谢?王叔叔与婶子,现在和我们相处得有如家人一样,一鸣兄,你也别左一个大人又一个恩公的,那样太见外了,你我二人,就以兄弟相称吧。” 王一鸣性情豪放,他本在武林中位望颇高,自然也不再扭捏推托。 当日下午,杨继盛带着王一鸣来到府衙,他手下有个班头,叫做周元,是峨嵋派的俗家弟子,有几分棍棒功夫,平素行事,颇为自傲,可他一听杨大人介绍,面前这人是青松剑侠王一鸣,表情立时恭敬,慌忙以后辈之礼拜见。 王一鸣问起他的师承,果然从峨眉掌门正静师太算起,连周元的师父都是自己的晚辈,便坦然受了他一拜。后来,王一鸣了解到,在救自己家人时,这个周元出过不少力,便指点了他几路功夫,周元受益匪浅,对王一鸣更是敬重。 当时,狄道有两桩事情,让杨继盛这个典史颇为头痛。 一件便是辖区内的乡绅大户,家中接二连三被盗,来衙门报案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有时一夜之间,七八户人家被盗,杨继盛也曾现场勘察,可被盗苦主的家里,连脚印都没有一个,只是都留下一朵丝绸所制的梅花。 盗案初发时,杨继盛集齐三班衙役,在狄道城内巡逻守夜,然而盗情依旧。那盗贼也是古怪,被盗的人,大多是为富不仁、声名极差的人,且他们被盗的财物,均在当夜就散入了穷苦百姓家中。 可除了那一朵绢制梅花,无论是被盗的,还是稀里糊涂被分得财物的,连他影子都不曾发现半个,是以百姓盛传为狐狸大仙所为,说狐狸大仙见大灾过后,民生多艰,特地来帮危扶困的。 为避免水患,让百姓安居乐业,杨继盛本谋划在狄道兴修水利,筹办工商,这就需要官府引导,士绅出钱,老百姓出力,才能成事,可现如今士绅人心惶惶,大多都有离去之意,让他好生为难。 王一鸣听杨继盛说完,便笑道:“此人应是侠盗一枝梅老前辈,他号称天下无双手,人间第一偷,轻功绝顶,手段高超,他若盯上这里,这些个衙役哪能看得着他?这位老前辈,为人颇为侠义,也没有什么恶迹,只是有些喜欢游戏风尘。椒山兄,你让衙役们不要再巡逻守夜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今夜,我便去拜见他,希望看在家师的份上,他能给我一分薄面。” 当夜,王一鸣将长剑留在家中,子时出门,次日辰时就来回禀杨继盛道:“一枝梅老前辈已答应离开狄道。” 果然,从那天开始,盗案就没有再发生过,当地士绅感激杨继盛,水利工商筹办时,出钱颇是爽快。 狄道县城东面有一座武云山,山上聚有一帮草寇,领头的号称“铁头无敌”金元霸,他是狄道本地人,在点苍山学了十五年艺,因屡屡不服师长管教,被逐出了师门。 金元霸好逸恶劳,回到家里后,也不肯找个正经营生,便纠结了一帮亡命之徒,掳虐乡里,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武云山地势险要,这帮草寇在山上布置了许多机关,金元霸拳脚厉害,手下人人亡命,官府却是奈何他不得,几次派兵征剿,不得寸功,都只到了半山腰,平白损伤了许多军士。 王一鸣单人独剑,直闯武云山,三个时辰后,将金元霸的头颅悬在西市,乡民欢呼雀跃。 困扰杨继盛几个月的两大难题,在王一鸣手中,三日便已全部消解。于是狄道治安承平,百姓安居,杨继盛也得以腾出手来,安心发展生产,牧养生灵。 王一鸣武功卓绝,医术也甚是精湛,在他有空的时候,便教杨应尾与王瑛一些基础功夫和岐黄之术。 杨应尾生性聪颖,悟性颇高,半年光景,便将燕青拳、通臂拳、太祖长拳、五步拳等都学会了,一招一式,都还有板有眼。 王一鸣对杨应尾颇是喜爱,然而限于崆峒派门规,未得师命,却不能教他崆峒派的武功了,只是让他看些皇帝内经、千金要方等书,教他熟识各处穴位与功用。 狄道为汉人与番人杂居,文化落后,诗书罕见,杨继盛在那兴办学堂、疏浚河道、开发煤矿,张贞教授当地妇女纺织技术,夫妻二人辛劳操持,造福一方百姓。 一年之后,朝廷将杨继盛调任山东诸城县令,离开的那天,当地百姓自发送于百里外的有千余人,齐声哭喊“杨父”,可见百姓爱戴之情。 杨继盛知道,年纪大的老人都不愿离别故土,便将宅子留给王一鸣的父母居住。 王一鸣本想与他同去,可又有些想念师父与他的两个师哥,故而有些迟疑。 杨继盛也力劝他回崆峒,若跟着他混在官场中,每日里都是蝇营狗苟的事情,王一鸣虽不明言,可自己终是心中难安。 最终,王一鸣叮嘱周元好生照看,若有要事需要帮忙,可捎书信到玄圣宫,自己便回了崆峒山。 杨应尾得知要与王叔叔还有小王瑛分开,大哭了一场。 回到崆峒后,王一鸣闭门练功,很少下山,半个多月前,他去狄道看望父母,偶然听江湖朋友说起,杨继盛已经身陷囹圄,便从狄道匆匆赶往京城,一路跑坏了三匹好马。 到京城后,他打探到杨继盛关押的所在,一直等到了夜间,这才飞身进入大牢,将看牢卫士点倒,进来与杨继盛相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飞驳万年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