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满脸无辜地问道:“那你说咋办?“
    “只能是耐心等待了。”
    白素贞苦笑一声道,“千年岁月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区区一年光景。”
    “那倒也是。”
    小青无可奈何地回道,“那咱这就下山,好生等着去吧……”
    白素贞道:“正是这个道理。”
    三人遂起身与阿英依依惜别。
    阿英万般不舍,一直送到后山路口,殷殷切切约下再会之期,这才含着泪眼,驻足观望良久,直到看不见她们的身影,却才凄凄惶惶地转身回去。
    回到白云峡,刘玉夫妇热情设宴给她们接风洗尘,又请来灵虚子作陪。
    筵席以毕,众人散去,刘玉留灵虚子、白素贞在静室用茶。
    白素贞见无有外人,便乘此机会将鹰愁崖地脉散失的异状细细对二人讲述一遍,断言不日将有震灾发生,鹰愁崖首当其冲,到时山崩地裂,非同小可。
    灵虚子极为认同,复又占卜一卦,详细推演奇门遁甲,算出今年十月底当应此劫。
    虽说天灾不可逆,但人事须当尽。
    三人商议一番,决定由刘玉出头,先是动员鹰愁崖山脚下的几家农户搬迁到白云峡亲戚朋友家暂住,待灾后重建家园。
    后又大规模封山禁林,先是将那些炭客全部清退,后又晓瑜猎户、药农、篾匠等等山货客,在十月间千万不能涉足鹰愁崖。
    当时那些当事人不知其意,怎奈碍于刘玉的威势,明面上只好遵从,暗地里却是怨声载道。
    后来十月底秦州地面发生特大地震,许多地方屋毁人亡,哀鸿遍野。
    鹰愁崖山体坍塌,好端端的一座山峰瞬间被夷为平地。
    白云峡虽然间损毁了几多房屋,但却无有人员伤亡,可谓是不幸中的大幸也!
    众人这才明白刘玉此番举措的良苦用心,纷纷登门套谢。
    刘玉岂敢贪此天功,干脆就实言相告,言说此皆是白素贞的先见之明也——于是,人人称颂。
    个个感恩,白菩萨的大名迅速响彻白云峡山前岭后……
    震灾善后事宜结束,白素贞好不容易清闲了几天。
    盖因她素日忙碌惯了,闲下来反倒觉着寂寞难耐,不由得胡思乱想,猛然间忆及阿英曾经讲过,那许翰文父母的坟墓就在就在离白云峡不远的乏牛坡附近,便寻思着要去祭拜一番,也算是报答他昔日的放生之恩。
    小青、阿黄两个都是不甘寂寞之人,听了这个话头,自然是拍手赞成。
    于是,白素贞前往玄妙观,向灵虚子打探去乏牛坡的路径,说要是难走的话,劳烦他寻个带路之人。
    灵虚子听了好生奇怪,便询问她去那里做甚?白素贞遂将欲要祭拜许翰文父母陵寝一事实言相告。
    孰料灵虚子听了,自告奋勇,却要亲自带路,并且告诉她道:“当地乡民世代相传:汉朝末年,有从西川逃难的一家三口,主人名叫许靖,是个饱学儒士,满腹经纶,为人正直。
    浑家王氏,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小名三保,也就是你说的许翰文。
    那许靖与蓟仙人是八拜之交,被人逼死在乏牛坡。
    蓟仙人做主,就在那里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就地安葬,后来三保母子便落户在白云峡。
    那王氏十分贤德,大力兴办义学、义庄,接济了无数落难之人,名声响亮,人皆呼为玉娘子。
    可惜英年早逝,蓟仙人便将她们夫妻合葬一处。
    传说许靖因生前积有阴功,被玉帝敕封为秦、徽、成三州都土地,实乃地方上的保护神,累世香火不断。
    附近好多庄子的百姓每年七夕前后都要自发前去扫墓祭祀,祈福祛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