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老太公营造金盆湾 (第2页)
得疾前那副清丽脱俗的英俊面容荡然无存,出现的是一张自己从未见过、十分陌生的怪脸。
至此,心中的无数幻想骤然破裂,他深深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风流儒雅的文士孙鸿儒,也不再是那个有家有室有亲人的凡夫孙鸿儒,注定是一个有家难归孤独一生的人。
自他绝然跳下地穴的那一刻,那个名叫孙鸿儒的人便彻底消失,只能活在记忆之中。
现在的他,再也不能以孙鸿儒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必须要走一条全新的生活道路。
本来,一出洞口,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赶回家中,见到亲人,大哭一场,述说久别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
但无情的剧变使他放弃了立刻回家的打算。
试想,以这副陌生面孔出现在亲人们面前,谁能相信他是九死一生有幸生还?后果无法设想,诚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看看天色已晚,夜幕将要降临,他实不想餐风露宿,就这么孤零零的坐等天明。
口中念念有词,袍袖一挥,面前现出一座小屋,铺陈华丽,床帐俱全,便与白蛇走进屋子,关门闭户,钻进那久违的温暖舒适的被窝,高枕无忧,做起了重回人间的春秋美梦。
一声鸡啼,把他从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东方业已发白。
翻身下床,精心梳妆打扮,撤去法术,依然身处地穴边的巨松下。
为了不再被人误入泄了天机,使用移山倒海大法,将那株巨松移至地穴,将洞口遮盖的严严实实。
俯身对白蛇道:“你我同室生活数年,相依为命,情同手足,实难离别。
但你乃神龙之身,理应志在云天,岂能被藩篱拘束。
自当回归大自然中,苦心修炼,已成正果。
我亦要回报上苍,救济黎民,四海为家,发愿做够三万件善事,前途未卜,与你同行诚为不便。
再说,做人不可忘其根本,我要回家探亲。
你也绝非凭空出世,应有根基,亦当回归故里,虽谈不上衣锦荣归,但怀旧乃世之正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礼当就此分别,便于各行其事,不知恩公意下如何?”
白蛇听了,连连点首,眼中涌出泪水,落地化成两颗晶莹的珍珠。
孙鸿儒捡起珍珠,托在掌中,鼻子一酸,扑簌簌流出两行清泪,硬起心肠,挥挥手道:“恩公赠我珍珠,自当贴心收藏,永不离身。
我无物可送,只有良言相告,权当点化之语。
你身虽异类,但心性善良,根基甚好;体具白色,含有北方之精,更是贵中之贵。
成就正果,须到南方修炼,暨水火相济之意也。
望你不要贪恋红尘,潜心修持,先得人身,再谋大道。
切记,切记。
倘若有缘,日后自有相会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过悲伤,就放心去吧。”
白蛇频频点头,恋恋不舍地绕着他转了几圈,方才离去。
只见乱草舞动,似麦浪滚滚,瞬间失其所踪。
孙鸿儒目送白蛇远去,心中百感交集,呆在那里,怅然若失。
正是:
世间多少伤心事,
莫过生离和死别。
远处传来一阵清越悠扬的笛声,对于沉寂多年不食人间烟火的孙鸿儒来说,不啻于如闻仙乐,倍感亲切。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牧童,骑在牛背,横陈竹笛,正起劲地吹奏。
前面走十几头耕牛,还有两个小童,抽着响鞭,呼呼喝喝,走上山来。
孙鸿儒检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见无破绽,折根竹子,变成一柄拂尘,迎着他们走去。
那个走在前边年龄最小手执红樱长鞭的小童眼睛忒尖,小声惊呼道:“快看,前面有个瞎毛老道。”
“贫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