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事要向大人请教,”
    郑和宜接过话来:“凤统领昨日可曾在宫门外见过晴丫头。”
    凤清略略回想,朝他摇了摇头,“我昨日的确未曾见过这小丫头。
    还以为谢妹妹将她留在了康州,或是派去别处了。
    难不成这丫头也跟着一起丢了?”
    他话未说完,明显又已紧张起来,抓起桌上的剑站了起来,“谢妹妹此次怕是真的惹了什么麻烦,我还是派人去康州问一问吧。”
    说着又回身嘱咐二人,“我这就去看看茗烟在哪,将他一并带出去,等你们平安无事再送回来。”
    说着扼腕:“只恨这帮人挑的好时候,谢府的影卫不在,我的人又刚撤回去,如今也不好再进来。
    你们还是好生照顾自己为上。”
    “能一直被大人照顾着已是万幸,如之谢过凤统领。”
    韩玉则开口宽慰:“明日便是三司会审,届时我们怎么也要出门去,否则就是抗旨了。”
    他握着拳头说话的样子却更像是卯足了力气,准备后日一并报了今日被困之仇。
    凤清脚下一顿,回头别有深意的看了眼郑和宜。
    “你为何不亲自出去找寻谢妹妹。”
    “她走前将这里托付给了我,我自然要将此处理好了,等她回来才是。”
    这回答合情合理,凤清却似又动了气,“她的安危尚且不定,你竟然也能放得下心?”
    “凤统领四处寻问,颜兄大抵也已悄悄派人在找了。
    若此时我也出去寻她,不过多上一人之力,又能增多几分把握?倒不如帮着将三司会审料理妥当,为她免去些劳碌辛苦。”
    这话里明明白白,道理清清楚楚,可他那语气分明也是在说服自己。
    “你……”
    凤清叹了口气,方才的怒火也已败了下来,他憋了半晌,只能骂了句“榆木脑袋”
    转身去了。
    幽兰苑中灯笼残照,满园斑驳的花树草影。
    郑和宜在廊下站了许久,瞧着院中的那两株已经落败了枝叶花朵的梅树,记起入春时树下团雪闹他的笑脸,露出了淡淡的苦笑。
    侯爷离世时她当是如何的难过。
    可惜他人在东宫,丝毫不觉。
    她大抵早已对他失望了。
    “她若因此怨我,便是我罪有应得。”
    憋闷了多日的心事,在这怅然若失的一语中初露端倪,却又被夜风悄悄地吹散。
    瞧着门前廊下那消瘦的身影,韩玉喃喃自语道:“曲中有词,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又有语说‘作茧自缚’。
    这位瑾瑜公子大抵是情网难逃了。”
    翌日一早,郑和宜尚未起身,只听院中有一熟悉男声道:“外头围着的人都不见了。
    侍郎快去瞧瞧呢。”
    他匆忙收拾起身,一出门,正见韩玉迎面小跑过来,满脸的喜色:“咱们快些走,免得迟了又有事端。”
    他们一路躲着出来,没想到门前已有候着的马车,竟是凤清派来的,已在此等了一夜。
    “好个细腻省事的凤统领,不怪连良王殿下都对他青眼。”
    韩玉坐在车上,感慨的很,郑和宜却未有什么表露,只吩咐车夫去往邢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