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基本看不到了,而几乎是“xx年制”
    和“大清xx年制”
    的年款。
    在形式方面,一般都是六字双行款和四字两行款。
    年款的边框,有单线圈、双线圈、单方框等多种形式,同时也有无边框的年款。
    对瓷器了解的人,就应该清楚,乾隆一朝,官窑瓷以“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
    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极少。
    楚健一共在这些碎片中找到四处破绽,无论是款识,还是瓷胎、釉面,又或者绘画,都有问题。
    这件瓷器,周志明看不出是赝品,楚健还相信。
    但顾伟海也看不出?那真是奇怪了。
    “柳总,你们先过来,这瓷器有问题。”
    楚健喊道。
    有问题?柳如烟等人很诧异,护理师眼底闪过一丝担忧。
    “什么问题?”
    柳如烟接手拍卖公司之前,就对整个拍卖行分析过,清楚楚健的鉴定能力,并不认为他能看出什么来。
    “这是一件赝品。”
    楚健很肯定地说道。
    护理师忍不住开口:“不可能吧?顾大鉴定师都鉴定过,你比他还厉害?”
    “我厉不厉害,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件赝品的破绽挺明显的。
    就拿这款识来说,‘乾隆年制’用得极少,而且,这一横不会那么长。
    再说这釉面,有贼光。
    刚入行的新手都知道,瓷器釉面光泽太亮的不能收藏,这是瓷器刚出窑炉的现象。
    还有这瓷胎太薄了点,要知道,乾隆时期的瓷器比雍正时的要厚一点,比康熙时的又要薄一些。
    我们这里就有雍正时期的瓷器,你们可以对照一下。
    奇怪,周志明看不出是赝品能说过去,但顾伟海看不出?”
    楚健有理有据地分析。
    这番表现,惊艳了在场的三个人,尤其是柳如烟。
    简直让她刮目相看,看来,资料显示有误。
    又或许,平时楚健不爱表现,所以大家才不知道他的本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