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王曲城隍庙会 (第3页)
的红丝线,以示神恩广被。
这时,两位祭祀民众拉来一头羊,用滚沸的开水向羊身上泼一两下,只见羊身抖动,祭祀民众跪拜,高呼:“城隍已受祭拜,驾鹤仙游。”
看罢“摆祭”
仪式,袁天纲一行四人观看庙会社火表演。
社火表演队伍中,第一队是敲鼓队,他们穿着黑衣,一边敲鼓一边跳舞。
第二队是舞狮子。
舞狮子人拿着绣球,左摇摇右摇摇,两只狮子争先恐后的抢绣球。
舞狮人把绣球举的高高,两只狮子跳跃起来抢绣球,舞狮人向后连翻两个跟头。
第三队是踩高跷队。
踩高跷者身着戏装,脚上绑着长木跷,浓妆艳抹,且歌且舞。
高跷表演队伍中有“文跷”
与“武跷”
,文跷者扮相扭逗,边走边唱,伴随着一些舞蹈动作;武跷者表演翻跟头、鲤鱼打挺、叠罗汉等高难动作。
第四队是打腰鼓队。
打腰鼓队共有十六人,打腰鼓者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
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
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
看完社火表演,袁天纲一行四人来到城隍庙外戏台下,台上正在表演秦腔剧目《虎牢关》。
剧情是三千玄甲唐军在虎牢关下,杀向窦建德十万大军,唐军将领尉迟恭进行了“三杆子”
表演:先用“刺枪”
向中间一扎,以示挑开面前的一敌将,再分别“盘枪”
向左右两拔,以示枪挑左右两旁的敌骑兵。
其间配合着漂亮的劈、刺、盘、挑、捅、扎等招式,和弓、蹲、俯、翻等身段表演。
同时,配合着秦腔中“勾腔”
伴奏,展现出战场上悲壮激越的战斗气氛。
台下听众们连声叫好。
听完秦腔《虎牢关》后,袁天纲一行在距城隍庙约半里处,看到一处食摊,食摊上正卖着食物,这时已过晌午,袁天纲他们也感到饥肠辘辘,于是就将马匹牵到旁边树上栓好,坐下来点好羊羹、臊子面、胡饼、玉露团等美食,一边聊一边品尝。
吃饱喝足后,袁天纲付完饭钱,四人骑上马,一路奔驰回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