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安分的岁月 1 (第3页)
依靠不倦的努力,他的钱包渐渐鼓起来,很快购置了房子,也顺利地娶妻成家。
贤惠的妻子也是跟随父母亲移居到汉城的中国人,她一边料理家务,一边帮助崔显大看管诊所。
夫妻两人勤勤恳恳过日子,很快改变了生活拮据的状况。
日子好过了,又一个矛盾出现了。
他很想要有一个孩子,偏偏老天爷始终不肯赐予。
这几年间,这位名医想了很多的办法,吃了不少的药,却不能使妻子生下一儿半女。
他始终不能当上父亲。
这成为他的一块很大的心病。
他明白,看来她是不可能生育了。
转眼间来到韩国已经是第五年了。
他是一个很有传统观念的人,心想,不管怎样,也要有一个儿子,使自己成为父亲。
否则,单传了六代的崔家,将会在自己身上中断香火,这怎么对得起列宗列祖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大年初七,一家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忙碌和喜庆中,他果真从医院里把一个儿子抱回了家。
儿子躺在襁褓里,白白嫩嫩,一双小眼睛闪烁机灵的神采,很是讨人喜欢。
妻子虽然不能拥有自己亲生的儿子,可是抱养一个儿子,也算了结了心愿。
虽然她对儿子的来历有几分疑惑,仍非常愿意竭尽全力,像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样,把儿子抚养成人。
看着儿子雪白粉嫩的脸蛋和乌溜溜的眼睛,崔显大心里更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完全忘记了连日来的辛劳。
其实,关于儿子的来历,他隐藏起了一个只有他才知道的秘密,除了说是从医院里抱回来的,其它什么都避而不谈。
不管怎么样,已经连续六代单传的崔家,终究增添了一个男丁,崔家的香火兴旺有日,祖宗的在天之灵足以告慰!
尽管儿子并不是妻子亲生的,崔显大还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方式,邀请了在韩国的所有亲朋好友,为儿子办了满月酒,着着实实地热闹了一番。
随即,又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崔百岁。
百岁,百岁,长命百岁。
他把自己对未来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
直到很多年以后,崔百岁才从在家里做工的工人那儿知道,自己并不是妈妈生的,而是父亲与一个日本女子的私生子……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初,苏联红军和美英军队分几路攻入德国。
5月8日,由于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份,美国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丢下了原子弹。
苏联也随即对日宣战。
中国人民迅速掀起了对日反攻的浪潮。
8月15日,给全世界无数老百姓带来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以日本天皇签署投降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告结束。
从电台里听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好消息,崔显大无心再安坐在诊所里。
想起自己已经离开中国十几年了,平日里省吃俭用的他,立即兴高采烈地带着妻儿,拿出积蓄,回国观光。
他们乘坐海轮,先是来到了上海,住进了外滩上赫赫有名的理查饭店,逛了有名的南京路。
随即又到天津、北平等地游览,把想看的景致都看了个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