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荥阳郑氏思量换亲一事时,老天也给他们家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这一天,陈述找到郑如骄说他要暂时离开长安一段时间,授命去长江沿岸剿水匪。
    陈述临行前和郑如骄饯别,打算带郑如骄跟他那些好友见见面,互相认识下,到时他不在长安的时候,可以让这些人照看下她,以免有不识趣的人在他不在的时候打搅她清净。
    郑如骄只以为陈述带她去的是一般的宴会,当她看到这空旷长街出现了几十座灯楼,灯楼如海,在这寂静长街忽然点亮的时候,刹那间,黑夜变白昼,满天星辰都赶不及这几十座灯楼点起的亮堂耀眼。
    同时出现在郑如骄面前的还有来自五姓七家、关中四姓、江东四姓中的很多个世家子,这些人跟陈述一向私交甚好。
    这些人是出自平阳的陈九郎陈询,河东裴八裴书年,江东陆七陆弃声,陇西李二十一郎李耀,太原王三郎王甚等等高门子弟。
    这些人一人一行,爬在灯楼上就是在等着郑如骄和陈述两人过来,才在最后点上顶端末的一个纱灯。
    点完了纱灯盏盏,他们几人才圆圆满满,很有气氛地从那些挂满纱灯的楼顶上走下来,走到两人面前,一个个嬉笑调侃两人。
    “你俩才定亲,那摄政王就玩手段,让十七郞跑去长江沿岸剿什么水匪。
    喏,这次剿匪,陈十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能就来不及赶上上元节的灯会。
    这样,你家陈十七就不能跟你花前月下团团圆圆,温温柔柔聚在一起了。
    于是,我们几个提前办了这一场灯会。
    骄阳县主对此可还满意?陈十七,你看呢?某这事帮你办得不错吧?你家骄阳若要因为此事就感动地把心窝子掏给你,这里还有某的一份功劳呢。”
    最先开口的桃花眼美男子是平阳陈询,他跟陈述向来关系最好,说话最是快而肆无忌惮。
    他的话一出,其他几个世家子也一个个挤眉弄眼,有句讲句地开始揶揄两人。
    “哎呀,陈十七你倒是放心的很嘛。
    明知那摄政王虎视眈眈瞅着你家小娘子,你还听话地去剿什么匪。
    要我说,他宋辰仪就找不到其他人去剿匪了吗?快近年关了,偏要在这个时候找你陈十七去,这难道不是想把你赶离长安城,然后又趁你不在,趁虚而入入侵你家小娘子的感情生活。
    呵,现在长安城谁人不知,宋辰仪那是瞄上陈十七你家小娘子了,你还那么放心此时离开长安城?真是咧,丝毫没点戒心啊,哈哈。”
    这一个品貌俊秀,嘴上花花,很是会胡说八道的人,便是一行人中最不着调的江东世家子陆七。
    只是虽然众人都觉得他是胡说八道,平时一行人这么不着调的说说笑笑也是惯了,都没人会觉得陈十七会变脸。
    只有郑如骄感受到了,陆七说完那大段大段宋辰仪觊觎她的话后,陈述本来随意握着她的手,倏然加大了力气,握得她手心发麻。
    站在陈述和郑如骄两人边上的裴书年也看到了陈述的异样,知道好友这样子不说话不微笑,很可能就是在意了。
    本来嘛,都快过年了,还被人派出去剿长江沿岸那路很难剿的水匪,陈述心里估计已经很不满了。
    这陆七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说出那番调侃的话吓唬人,真让人觉得无语。
    如此思忖一番,裴书年难得好心地站出来圆场道:“陆七,你就别把你的胡思乱想当真的一样说出来了。
    十七郞去剿匪,你小子不说声祝福也就罢了,还说这些有的没的,让人家心里担忧,到时剿匪出什么事可怎么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