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昭阳八景 (第2页)
、“宝山环翠”
、“凤岭飞霞”
、“洒渔烟柳”
、“珠泉涌碧”
、“雨公云鬟”
和“利济浮光”
八个旅游胜地所体现出的美景都一一在这幅画中得到了体现。
尤其是龙洞吸月中的月亮,直接扑面而来!
穿透众人的视线,如一丝灵泉般涌入了意识海之中,顿时是脑海里无形地升起一片氤氲之雾气。
雾气缭绕处,隐隐出现水月洞天的一幅美景,与其他七景相映,让所有人的脑海都充斥着无数的惊奇。
这一瞬间,众人心中皆是衍生了一股飘飘然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氤氲雾气之上,他们依次从龙洞吸月看了下去。
“龙洞吸月”
绘画的是大龙洞,此景绘画的是层峦叠嶂,溪涧纵横,林泉幽深。
从绘上可以看出,山之西南麓,有一巨大的半敞式溶洞,洞高近百米,危崖突兀如篷盖,岩篷上倒悬石笋、石柱;洞深处,有暗河伏流,有泉水出露。
唐伯虎能够画出这种意境,是由于他吸取了张其金记忆知道了每年春分、秋分,值农历二月、八月中旬,当空皓月竟会倒映在溶洞深处岩篷遮蔽的水潭中,潭水辉映,构成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岩篷上又映现一个月亮的奇观,人称“犀牛望月”
。
“龙洞吸月”
,可谓奇景,旧时列为“昭阳之第一胜景”
,如今仍居昭阳八景之首。
“恩波蜃影”
画的是在昭通凤凰山脚下有一建造于清朝25年的古楼,人称“望海楼”
。
从画作上可以看出当时此地一片汪洋,楼的四周叠浪涌碧。
唐伯虎能够画出这样的意境,同样是吸取了张其金了张其金的记忆,知道了云南总督爱星阿游览登楼,见沿闸柳树映日摇风,楼下水光滟滟,叠浪摇天,凤凰山和楼阁倒影参差,有蜃楼海市之风,遂更名并题额“恩波楼”
,意为皇恩浩荡。
咸丰年间,此楼被一场大火毁去,光绪末杨履恒募巨资重建,并在楼前增设屋宅、回廊、亭子、花木,蔚为清秀。
“宝山环翠”
画的是在昭通城南的元宝山。
谢文翘咏之:“两山排闼送,众绿满郊垧。
列嶂松篁翠,连畦豆麦青。
钟声穿桂院,契事胜兰亭。
空藏兴拳石,仙乎在德馨。”
从画上可以看出此山其形圆洁,风景秀丽。
尤其是民国21年建中山公园于其上,春秋佳日,绿柳蔽天,映日梳风,景色如画。
还画出了山上有庙,体现出了三月上巳日为香市,军士、学生行游其间,异常热闹,表现了3日内游人络绎不绝的繁华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