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清了清嗓子,说:“这事儿啊,得从气的角度说起。
    你知道吗,咱们人体里的气,有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调皮得很。
    要是它稍微调皮点,咱们就跟着它的节奏走,用点温和的方法哄哄它;要是它太调皮了,咱们就得拿出点家长的气势来,好好管教管教它。”
    黄帝一听,乐了:“哟,你这是把气当小孩子治啊?那具体怎么做呢?”
    岐伯说:“这你就不懂了吧。
    比如说,有的人气虚了,咱们就得给他补补,就像给小孩子多吃点饭一样;有的人气太旺了,咱们就得给他降降温,就像给小孩子洗个凉水澡一样。
    这就是‘微者随之,甚者制之’的道理。”
    黄帝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要是气自己恢复了呢?咱们又该怎么做?”
    岐伯说:“这你就更得注意了。
    气要是恢复得刚刚好,咱们就给它加加油,让它保持稳定;要是恢复得太猛了,咱们就得赶紧给它刹刹车。
    就像开车一样,度慢了加点油,度快了踩刹车。
    这就是‘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的意思。”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医术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不过,你说得这么抽象,我这脑子不够用啊,能不能来点实际的?”
    岐伯一看黄帝这表情,就知道他想听点干货,于是接着说:“好吧,那我就给你来点实际的。
    比如说,咱们中医里有个方子,叫‘四君子汤’,就是专门用来补气的。
    这方子里的四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就像四个好朋友一样,手拉手地把气给补起来。
    人参是老大,力气大,能补元气;白术是老二,能健脾;茯苓是老三,能利湿;甘草呢,就是个小跟班,能调和药性。
    这四味药加起来,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把气给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这方子听起来不错啊!
    那要是气太旺了,咱们又该用什么药呢?”
    岐伯说:“这你就得记住一个原则——‘实则泻之’。
    比如说,咱们有个方子叫‘龙胆泻肝汤’,就是专门用来泻肝火的。
    这方子里的龙胆草啊,就像个火爆脾气的家伙,能把肝火给灭得干干净净;黄芩、栀子呢,就像俩小助手,能帮龙胆草一起灭火;柴胡、当归呢,就像俩和事佬,能防止火势太大伤到自己人;生地黄、车前子呢,就像俩清洁工,能把灭掉的火渣给清理干净。
    这七味药加起来,就像是一个灭火小分队,能把肝火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老岐啊,你这医术还真是妙不可言啊!
    不过,你说得这么热闹,我这手还是痒痒啊,能不能让我试试?”
    岐伯一看黄帝这架势,就知道他想动手试试。
    于是,他拿出两根银针,说:“好吧,那我就教你两招针灸的绝活。
    比如说,你要是头疼得厉害,咱们就可以在太阳穴和合谷穴上扎两针。
    这太阳穴啊,就像个阀门一样,能调节头部的气血;合谷穴呢,就像个开关一样,能打开或关闭气血的通道。
    这两穴一扎,头疼就能缓解不少。”
    黄帝一听,跃跃欲试:“来来来,老岐,你给我示范一下!”
    岐伯于是拿起银针,在黄帝的太阳穴和合谷穴上轻轻一扎。
    黄帝只感觉一股暖流从针尖流入体内,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头疼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