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杏的意思,是家里建了那么大一座青砖青瓦的院子,已经够扎眼了。
    干脆把上梁酒换成发糕,这样自家不用花钱花心思准备酒席,村里人也用不着头疼包红包。
    要是真想请亲朋好友吃饭,那就晚上的时候在沈家院子里支上两桌就行了。
    沈老爹听了张春杏的劝,也没再说办上梁酒的事,只是对分给村里人的发糕上了心。
    随着鞭炮爆炸产生的烟雾渐渐散去,村里人也成群地离开了。
    春耕虽然结束了,但他们手里的活可不少。
    男人们开荒的开荒,女人们上山挖野菜,小孩们凑到一起炫耀自己捡到了多少糖果花生。
    日子不会因为别人建新房而改变,想要过好日子,得靠勤劳的双手。
    上好大梁,王三他们也吃了发糕,又开始忙碌起来。
    而张春暖则拿着小布口袋,装着半袋糖果和花生回了家。
    家里还有帮忙看两个娃儿的周翠芬和小三子呢!
    把糖果和花生分还两个孩子,张春暖逗了逗已经长出四颗小米粒牙齿的兄妹俩,就去厨房准备晚上的席面了。
    村长大叔家肯定是要请的,还有队长周立学家,这两家对沈家帮助良多,其他人都不请,他们两家人也必须请。
    再加上大爷爷几个长辈,上梁的木工师傅,还有二姐张春杏夫妻俩,王三哥。
    对了,二姐的两个妯娌也要叫上。
    算下来,两桌可能还不够。
    人数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定菜色。
    这时张春暖就不得不赞一下自己机智了。
    前一天她把两个娃儿托给二姐照顾,背着背篓去了公路那边。
    虽然没等到崔家父子,但也有了往家里搬东西的借口。
    大大的背篓,从她背回来就放自己屋里,就连同屋的二姐也没让看。
    现在正好借着背篓的掩饰,从农庄里往外拿东西了。
    鸡鸭鱼这类新鲜的不能拿,风干的总能拿吧!
    干红椒一炒,要多下饭有多下饭。
    猪脚三个,炖上土豆,一桌一大碗。
    猪肉做两个菜,红烧肉和粉蒸肉,没敢拿太多,按着人头切大块,一人一块香得不行!
    肉菜就这些了,素的也不能少。
    地里本来想留着再长长的菜秧,薅了炒蒜米。
    前两天发好的豆芽,用几片五花肉炒炒又是一道好菜。
    还有这个时节正正好吃的野菜,去外边找太麻烦,直接从农庄上亿吨库存里拿出一把最鲜嫩的,烫熟了拌上芝麻油。
    等到沈老爹招呼人来到家里,三桌席面已经准备好。
    张春暖又从房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酒水。
    吃吃喝喝直闹到月挂枝头才散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