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啊,我这心里头啊,老有个疑问,你说这气逆上是个啥情况啊?为啥有的人气儿不顺,就容易上头呢?”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
    气逆上,说白了就是体内的气儿不老实,本该乖乖待在下面的,结果它非要往上冲,这不就乱套了嘛!
    不过别担心,咱中医有招儿治它!”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哦?快说说,有啥招儿?”
    岐伯捋了捋胡子,说:“这气逆上啊,咱可以用针灸来治。
    你得先找到膺中陷者,还有下胸动脉这两个地方。”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说:“这膺中陷者、下胸动脉是啥玩意儿?听着怎么这么高大上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表情,就知道他没听懂,于是笑了笑,说:“来来来,我给你讲讲啊。”
    “先说这膺中陷者,用咱们现代穴位来说,它其实就是膻中穴。
    这膻中穴啊,位置可重要了,就在你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那可是心包经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气会。
    简单来说,就是气儿在这儿聚会的地方。
    你摸摸看,是不是软软的,有点凹陷?”
    黄帝一摸,果然如此,说:“还真是呢!
    这膻中穴有啥作用啊?”
    岐伯说:“这膻中穴啊,作用可大了去了!
    它可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利器。
    你说气逆上,不就是气儿不顺嘛?咱刺激刺激这膻中穴,让它把气儿给顺下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嘛!”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下胸动脉呢?这听着咋这么吓人呢?”
    岐伯笑了笑,说:“哈哈,黄帝啊,你这胆子也太小了吧!
    下胸动脉啊,用咱们现代穴位来说,它其实就是乳根穴附近的地方。
    这乳根穴啊,就在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寸的地方。
    它可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哦!”
    黄帝一听,说:“乳根穴?这名字听着咋这么接地气呢?哈哈!”
    岐伯说:“接地气好啊!
    接地气才说明它实用嘛!
    这乳根穴啊,作用也不小。
    它不仅能治疗乳房疼痛、乳汁不下这些妇科问题,还能治疗咳嗽、气喘这些呼吸系统的问题。
    你想啊,气逆上不也是呼吸系统的问题嘛?咱刺激刺激这乳根穴,让它也出一份力,不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嘛!”
    黄帝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你说这腹痛到底是个啥原理呢?为啥肚子一疼起来,人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了?”
    岐伯一听黄帝这话,笑眯眯地说:“哟,陛下这是又犯难啦?腹痛这事儿,简单得很,咱们中医有一套独门秘籍,保管药到病除,针到痛消!”
    黄帝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快说说,快说说,是啥秘籍?”
    岐伯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腹痛嘛,先你得找准位置,脐周左右那可是脾胃的领地。
    要是那儿疼了,咱们就刺脐左右的动脉,哦不对,在现代穴位里,咱们得说‘天枢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