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又找上了岐伯,俩人坐在那黄土地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开始聊起了怎么治病救人的大事儿。
    黄帝先开口了:“岐伯啊,你说这人要是老流眼泪,咋整呢?是不是得治治?”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简单,咱针灸就能搞定。
    你得知道,流眼泪啊,那是眼泪腺太激动了,咱们得给它降降火。
    补一补天柱经,再灸一灸侠颈,保证药到病除。”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天柱经?侠颈?这都是啥玩意儿?你给朕讲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精彩的讲解。
    “这天柱经啊,搁现代穴位来说,就是咱们后脑勺那块儿的风府穴和风池穴。
    你想象一下,后脑勺是不是像一栋大楼的天台?那天柱经就像是天台上的两根大柱子,支撑着咱们头部的气血运行。
    这风府穴呢,就在后脑勺正中间,那地儿风大,容易受风寒,一受风寒,人就容易头疼、脖子僵。
    风池穴呢,就在风府穴两边,各一个,像不像俩守护神?它们能疏散头颈部的风邪,还能缓解眼睛疲劳,你说神奇不神奇?”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那侠颈呢?这名字听起来挺酷的。”
    岐伯笑了笑:“侠颈啊,搁现代穴位说,其实就是咱们头部的督脉和膀胱经。
    督脉你知道吧?那就是人体的大boss,统领着全身的气血运行。
    膀胱经呢,就像是给身体排毒的管道,要是膀胱经不通了,那身体里的毒素可就排不出去了,人就容易生病。
    侠颈呢,就是这两大经络在头部交汇的地方,咱们中医说的‘头为诸阳之会’,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灸一灸侠颈,就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让身体更健康。”
    黄帝一听,乐的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这医术真是绝了!
    那具体怎么灸呢?你给朕演示演示。”
    岐伯说:“得嘞,陛下您瞧好了。”
    说着,岐伯就拿起一根艾条,开始给黄帝演示起来。
    “这灸啊,得讲究火候和手法。
    你得先找准穴位,然后点燃艾条,对着穴位熏烤。
    记住啊,得离皮肤远点儿,别烫着。
    这艾条啊,就像是个小火炉,能给身体加热,还能排出湿气。
    灸的时候啊,你得感觉那热气往身体里钻,暖暖的,特别舒服。”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岐伯啊,你这灸法真是绝了!
    朕以后要是再流眼泪,就自己灸一灸,不用找你了。”
    岐伯一听,也乐了:“陛下您这是想抢我饭碗啊?不过也好,您学会了,也能造福百姓嘛。”
    俩人说笑间,这针灸的学问也就讲完了。
    不过啊,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我还是得再啰嗦几句,详细讲讲这几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先说风府穴吧。
    这风府穴啊,就在咱们后脑勺正中间,那地儿有个凹陷,你一摸就能摸到。
    这风府穴啊,可是个要命的穴位,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啊,它离咱们的脑干特别近,要是灸的时候火候掌握不好,把脑干给灸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啊,灸风府穴的时候啊,一定要特别小心。
    不过呢,这风府穴的作用也是杠杠的,它能治疗头疼、脖子僵、失眠、健忘等症状。
    你说,这穴位厉不厉害?
    再说风池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