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想起了啥,一进门又扯着嗓子喊:“岐伯啊,朕最近又听到不少百姓抱怨,说这肚子老是不听话,吃点东西就咕咕叫,要不就饿得心慌慌,这到底咋整啊?”
    岐伯一听,忍不住“哈哈”
    大笑,心想这黄帝陛下还真是关心百姓的家长里短。
    笑着慢悠悠地说:“陛下啊,这事儿啊,跟咱们胃里的‘火候’大有关系。”
    黄帝一听,眉头皱成了个“川”
    字:“火候?朕煮茶炖肉知道讲究火候,这胃里难道也有这说法?”
    岐伯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胡子,开启了中医小课堂:“陛下有所不知啊,咱们这胃呀,就好比一口大大的锅,专门负责把咱们吃进去的食物给消化喽。
    要是这锅里的火太旺,就像您炖汤时把火开得老大,食物不就‘噼里啪啦’烧得快嘛!
    胃中热,说的就是胃火太旺啦,食物一进去,就跟被施了魔法似的,迅被消化掉咯。”
    黄帝摸着下巴,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那岐伯,你说这悬心善饥又是咋回事呢?”
    岐伯笑着解释:“悬心善饥啊,就是老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刚吃完饭没一会儿,肚子就‘咕噜咕噜’叫着抗议,又饿啦。
    您想啊,胃火这么旺,食物进去就像进了高通道,‘嗖’的一下就被烧成‘灰’了,身体根本来不及吸收营养,能不饿嘛!
    这就好比咱们烧火做饭,火开得太大,饭还没熟透呢,就变成黑乎乎的炭了,您说这饭还咋吃呀?”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绝了!
    那脐以上皮热又是啥情况呢?这又是哪门子的火在捣乱?”
    岐伯乐呵地说:“脐以上皮热啊,就是胃火太旺,热气‘呼呼’往上冒,把肚皮都给烧热啦。
    您想啊,胃里的火那么大,热气能不往上窜嘛!
    就好比咱们冬天围着火炉烤火,离火太近了,脸都被烤得红扑扑的,一个道理。”
    黄帝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岐伯啊,你这中医理论讲得太有意思啦!
    那依你看,这有‘便病’的人该咋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岐伯收起笑容,一脸认真地说:“陛下啊,治这病的关键,就是得把胃火给降下来。
    胃火一降,食物就能安安稳稳地正常消化,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啦。”
    黄帝连连点头:“嗯,有理有理!
    那岐伯,你快说说,这清胃火有没有啥妙招啊?朕都快等不及要用啦!”
    岐伯想了想,故意卖了个关子:“妙招倒是有一个,不过可得靠陛下您自己努力啦。”
    黄帝一听,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哦?快说来听听,别跟朕卖关子啦!”
    岐伯这才慢悠悠地说:“这妙招啊,就是调整饮食。
    少吃那些辛辣油腻、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
    您想啊,那些辣得人直冒汗的辣椒,还有油汪汪的大肥肉,吃多了不就像给胃火浇油嘛!
    所以啊,管住嘴,胃火自然就乖乖降下来咯。”
    黄帝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哎呀,这可太难为朕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