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挠了挠头,岐伯说:“嘿,岐伯啊,我现有些人啊,皮肤摸起来特别糙,就像是摸了块老树皮,就算穿着再柔软的棉衣,还是感觉跟穿了砂纸似的,这到底是哪门子的病啊?”
    岐伯一听,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着:“这皇帝,还挺会找乐子的嘛。”
    于是,他故作神秘地答道:“陛下啊,这可得从咱们身体的‘气血小分队’说起了。
    气血小分队里有两位重要成员,一个叫‘荣气’,专管滋养;另一个叫‘卫气’,负责防卫。
    现在这情况嘛,就是荣气队员有点虚了,卫气队员却异常亢奋。”
    “哦?那荣气虚了会怎样?卫气太实了又咋样?”
    智慧帝一脸好奇,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哈哈,陛下您听好了。
    荣气虚了,就像花园里的花儿缺水缺肥,花瓣儿就不那么饱满鲜亮了,反映到人体上,就是皮肤感觉不灵敏,摸啥都跟隔了层纱似的,咱们就叫它‘不仁’吧。
    而卫气太实呢,就像城墙上的守卫太多,个个紧张兮兮的,但力气没用对地方,搞得身体僵硬不灵活,咱们称之为‘不用’。
    两者一结合,那就是既感觉不灵敏,动作还僵硬,皮肤自然就糙得跟砂纸一样了。”
    岐伯解释得绘声绘色,还不忘适时地抖个包袱。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继续追问:“那要是荣气和卫气都虚了呢?会不会更糟糕?”
    岐伯收敛了笑容,认真起来:“那可就是双重打击了,荣卫俱虚,人不仅感觉迟钝,行动不便,身体还会像失去灵魂的空壳,肉体虽然还在,但精神意志却与之脱节,这在中医里可是个大问题,预示着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咱们称之为‘死’的前兆,当然,这里的‘死’更多是指生命力极度衰弱的状态。”
    说到这里,岐伯话锋一转,又变得轻松起来:“不过陛下您放心,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只要平时注意饮食起居,调和气血,让荣气和卫气在体内和谐共处,那皮肤自然就能恢复光滑细腻,比婴儿肌肤还嫩三分呢!”
    黄帝又问了:“哎,老岐,你说说看,为啥有的人呢,晚上躺在床上,那口气儿不顺,翻来覆去睡不着,呼吸声还跟拉风箱似的,吭哧吭哧的;可有的人呢,也是睡不着,但呼吸却静悄悄的,跟猫儿似的;再有的呢,白天黑夜活动如常,偏偏呼吸声大得能吵醒隔壁老王;更神奇的是,有人睡着跟死猪一样,走起路来却气喘吁吁;还有的,直接连床都下不了了,走两步喘三喘,还有躺在床上自个儿就喘上了天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是哪个脏腑在搞鬼?来来来,给朕细细道来!”
    岐伯大大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千年的智慧,他缓缓道来:“陛下啊,这问题可不简单,它关乎到咱们身体里的‘阳明’大佬——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胃经啦。
    您想啊,咱们身体的经络就像城市的交通,得按规矩来,足三阳这些经络本该是往下走的,就像下班高峰期的车流,得往家赶。
    但现在呢,这阳明大佬叛逆了,它不往下走,反而往上窜,这不就乱套了嘛!
    这‘呼噜声’,其实就是它叛逆的证据啊!”
    “再来说说这胃,它可是咱们身体的‘能量仓库’,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得靠它调度。
    正常情况下,胃气也是往下走的,帮助消化,排出废物。
    可一旦阳明经叛逆了,胃气也跟着捣乱,晚上本该是休息的时候,胃却不消停,人自然也就睡不安稳了。
    这就是《下经》里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简单说,就是肚子不舒服,晚上就睡不香。”
    黄帝陛下听了,频频点头,心想:“这岐伯兄果然名不虚传,解释得既深刻又接地气。”
    但岐伯大大的侦探故事还没完呢,他继续说道:“不过啊,陛下,还有一种情况得注意。
    有的人呢,平时看着挺正常,走路吃饭都没问题,但一到晚上也是呼噜连天。
    这又是为啥呢?这其实啊,是肺的络脉在作祟。
    您想,络脉就像是城市里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但作用大着呢。
    它们得跟着大经络走,可现在它们不守规矩,乱跑一气,堵在路上了,于是就出现了打呼噜的现象。
    不过好在,这种情况一般不太严重,所以人看起来还是挺精神的。”
    “再来说说最严重的那种,有的人晚上不仅睡不着,一躺下还喘得厉害,这又是咋回事呢?这啊,是水汽惹的祸!
    咱们身体里的水汽,得靠肾脏这位‘水利部长’来管理,它负责调节体液平衡,也管着咱们的睡眠和呼吸。
    要是这水汽不老实,跑到不该去的地方,比如肺部,那可就糟糕了,晚上自然是又喘又睡不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