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城有些失望的从鸡西市知青办走出来。
    原来他的知青落地手续要去兵团四师知青办去办。
    四师的知青办在鸡西市的北边郊区。
    他从托运点领了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赶到地方已经到了人家中午快下班的时候。
    接待的工作人员姓赵,很是热心,立即帮他查了他落户的地方。
    “你要去的三十九团,虎林云山农场。”
    “得坐农场火车去虎林,然后再坐汽车去农场场部。”
    “来,跟我去食堂,先垫吧一口。”
    四师知青点给路过知青提供的一个菜汤和四个馒头,味道不太合乎张宏城南方人的口味,但给料确实很足。
    他吃了三个就吃不下了,另外一个准备带着路上吃。
    赵干事二话不说又领了两个馒头塞给他。
    “反正能赶上饭点的知青也不多,你多拿两个,来去也就这一回。”
    吃了饭赵干事主动帮张宏城扛着部分行李赶去了附近的小火车站,等了十分钟就赶上了一趟去东方红的农场火车。
    火车车厢没有座位,这是货车车厢。
    车厢里堆满了大包小包的各种物资和稻草,人往稻草上一躺,车门敞开凉风吹进来,别提多舒服。
    农场火车哐当哐当到了虎林,已经是下午六点。
    沿途抽了张宏城半包大前门的货车卸货员相当热情,主动帮他找了辆路过云山的卡车。
    卡车带着张宏城和他的行李摇摇晃晃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经过三十九团的场部,把张宏城和他的行李放在了街头。
    晚上十点小镇一般的场部一片漆黑。
    张宏城在农场火车上就把几个馒头给吃了,这会儿也不饿。
    虎林地区七月份是最热的时候,但云山地势较高,晚上的气温才十四度左右。
    张宏城找到场部知青办门廊,在屋檐下抱着自己超多的行李睡了一晚。
    当他睡眼朦胧的从行李堆里钻出来时,天色才蒙蒙亮。
    还把知青办正在开门的人吓了一跳。
    被吓了一跳的是个姑娘,她随即又笑了起来。
    “昨儿晚上到的?”
    见睡迷糊的张宏城下意识的点头。
    她又停下了开门的动作。
    “正好,食堂门开了,你有粮票没,我带你去吃早饭。”
    张宏城狠狠的揉了把脸。
    “不用了,能帮我看下行李不,我自己去。”
    姑娘指了下食堂的方向,还不忘提醒了他一句。
    “场部的大肉包子可是一绝,你可得快点。”
    张宏城顺着姑娘指的方向绕过去,果然看到了还亮着灯的食堂。
    这才六点多一点,食堂里的人已经不少。
    还好买肉包子的人不是很多。
    在机械厂食堂里肉包子卖六分一个加一两粮票,但这里只要五分加一两粮票。
    而且东北的大肉包子比南方的要大。
    早就饿了的张宏城一口气买了四个大肉包子和一碗小米粥,食堂收票的人看到他给的是全国通用粮票,特意扫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