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问篇第二十八二
话说有一天,黄帝老爷子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奇怪怪的现象来了。
他琢磨着:“哎,你说人们有时候为啥会出那种‘唏’的声音呢?这声音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大学问?”
于是,他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的好搭档——岐伯。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啊,简单!
不就是因为体内阴气太旺,阳气不足嘛。
阴气跑得快,阳气慢悠悠,阴气一强势,阳气就直接‘拜拜’了,所以这人就‘唏’上了。
要治这个,咱们得给足太阳经加加油,再给足少阴经泄泄火。”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总不能直接上手搓搓揉揉吧?”
岐伯摆摆手:“非也非也,咱们得靠针灸这门手艺活儿。
补足太阳,就是给膀胱经上的穴位补补阳气;泻足少阴,就是给肾经上的穴位去去火。”
说到这儿,咱们得先科普一下。
膀胱经和肾经啊,那可是中医经络里的两大高手。
膀胱经,就像是人体的“阳光大道”
,主管一身的阳气和排毒;肾经呢,则是人体的“能量库”
,藏着咱们的先天之本。
那么,具体要扎哪些穴位呢?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
先说说膀胱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吧。
膀胱经啊,它从头走到脚,穴位多得跟星星似的。
但咱们今天不讲那么多,就挑几个关键的,既能补足阳气,又能让人听了觉得“哎哟,不错哦”
的穴位。
委中穴
位置: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央。
作用:这可是膀胱经的“合穴”
,也就是气血汇聚的地方。
扎一针下去,就像给膀胱经开了个“能量加油站”
,阳气立马嗖嗖往上涨。
而且啊,这个穴位还能治腿疼、腰疼啥的,简直就是个“万金油”
。
至阳穴
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个“阳气满满”
的穴位。
扎了它,就像给身体里的阳气加了个“小太阳”
,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