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大夫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草药,说:“陛下莫急,我有妙招。
    这草药唤作‘兰’,可不是普通的兰花哦,它有着神奇的除陈气、清新脾胃的功效。
    咱们可以把这兰草晒干,研磨成粉,每次取个几克,用开水一冲,当茶喝,既解腻又养生,慢慢调理,那脾胃自然就舒坦了。”
    说到这里,我得给大伙儿科普一下,虽然古代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兰”
    ,但根据中医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些具有芳香化湿、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草药,比如佩兰、泽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具体用量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哈。
    好了,咱们继续回到故事里。
    黄帝陛下一听,眼睛一亮,连忙吩咐下去,让御膳房准备这“兰草茶”
    ,还说要推广给全国的老百姓,让大家都能远离这“脾瘅”
    之苦。
    黄帝陛下悠哉悠哉地问岐伯:“嘿,岐伯兄,你说这有人啊,整天嘴巴里苦得跟吃了黄连似的,按咱们中医的法子,该咋整?取哪个穴位能让他苦尽甘来啊?”
    岐伯大夫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子,笑眯眯地说:“陛下您问得好,这病啊,有个响亮的名头——胆瘅!
    您想啊,肝脏是咱们身体里的大将军,威风凛凛,但做起决定来还得靠边上的小军师——胆。
    而喉咙呢,就像是这二位大佬的传令兵,有啥指示都得经过它。
    可现在这位老兄啊,估计是平时想太多,事儿还没个定论,心里头就乱成一锅粥了,结果呢,胆儿就虚了,气儿就不听话地往上窜,窜到嘴巴里,就变成了苦水儿。”
    “那咋办呢?”
    皇帝陛下好奇地问。
    岐伯大夫一拍大腿:“简单!
    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标本兼治’,先得给他壮壮胆,揉揉那个‘阳陵泉’,哦对了,现代人喜欢叫它‘小腿外侧的勇士穴’,就在膝盖下面,小腿外侧那块儿肌肉鼓起来的地方,按下去酸酸涨涨的,那就是了。
    这穴位啊,就像是给胆儿加油打气的站,按一按,胆气就足了。”
    “但光按穴位还不够,咱们还得从根本上下功夫。
    您记得《阴阳十二官相使》那本宝典不?里头说了,治这胆瘅,得用上胆的募穴和俞穴。
    募穴就像是胆的客厅,咱们得去串串门,那就是‘日月穴’,在胸腹部,跟心脏边上的‘期门’穴是邻居,好找得很。
    俞穴呢,就是胆在背上的小窗户,叫做‘胆俞’,位于背部的膀胱经上,给它来个热敷或者拔罐,也是极好的。”
    说到这里,岐伯大夫话锋一转,开始给咱们上起了心理健康课:“陛下啊,您看这病根儿,说到底还是心里事儿多。
    咱们现代人,不也是一样吗?工作、学习、家庭,哪个不是操碎了心?所以啊,除了按穴位、吃药膳,更重要的是学会给自己减压,别让脑袋里的小剧场天天上演宫斗大戏。
    没事儿多出去走走,看看蓝天白云,听听鸟语花香,心情好了,气儿自然就顺了,胆儿也就不虚了。”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个现代版的“胆瘅调理套餐”
    :
    1穴位按摩套餐:早晚各一次,先来个“小腿外侧勇士穴”
    (阳陵泉)的深度按摩,每次5分钟,直到感觉肌肉微微热。
    再找个舒服的地儿,让家人帮忙按按“胸前明月”
    (日月穴)和“背后勇士窗”
    (胆俞),每个穴位3分钟,轻松又解乏。
    2心理放松操:每天抽出1o分钟,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正躺在一片无垠的草地上,阳光温暖,微风不燥,耳边是轻柔的自然声,让心灵彻底放个假。
    3食疗小偏方:来点“疏肝利胆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