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盔甲是生锈的,动起来“嘎吱嘎吱”
    响,让人哭笑不得。
    黄帝听完,哈哈大笑:“岐伯兄,你这解释真是绝了,既生动又有趣!”
    不过,咱们笑归笑,学归学,这些其实都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
    致病特点,每种“淫”
    对应着不同的身体反应,是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刻洞察。
    当然了,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
    ,提前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强。
    比如,感觉“厥阴”
    要来了,咱就少吃点生冷,多穿点衣服,保护好肚子;遇到“少阴”
    ,多喝水,吃点清淡的,别让身体“上火”
    ;至于“太阴”
    ,那就得注意饮食卫生,别暴饮暴食,给肠胃减减压。
    至于治疗嘛,中医方剂可是个大学问,比如对付“少阴”
    引起的身热,咱们可以用个简单的“竹叶石膏汤”
    。
    这个方子啊,你得准备竹叶15克(想象一下,这些竹叶就像是小船的帆,帮你身体里的热邪“扬帆远航”
    )、石膏3o克(石膏就像个天然的空调,给身体降温)、半夏9克(半夏就像个清洁工,帮你清理体内的垃圾)、麦冬2o克(麦冬就像个滋润的小雨滴,给干燥的身体补充水分)、人参6克(人参嘛,自然是补充元气的啦,让你更有力气对抗病魔)、甘草6克(甘草就像个和事佬,调和各种药物,让它们团结一致对付敌人)。
    把这些材料放在一起,加水煮煮,一碗清香四溢的汤药就完成了,喝下去,保证你舒服多了!
    至于脉象嘛,那可是中医诊断的“独门秘籍”
    。
    比如,如果你感觉自己“阳明”
    不足,脉象可能会变得“浮而无力”
    ,就像是风筝的线,虽然飘着,但一点力量都没有。
    这时候,你就得找中医大夫好好瞧瞧,让他们帮你把把脉,开个方子,调理一下身体了。
    岐伯又悠悠地说:“厥阴一到啊,就像是家里的水管突然堵了,不过它不是堵在水槽里,而是堵在你的经络里,你会感觉到一种“支痛”
    ,就是那种“哎呀,这儿疼那儿也疼,说不清的疼”
    的感觉,就像是身体在跟你玩捉迷藏,疼痛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儿,让你摸不着北。
    想象一下,你正在追剧,突然胸口一紧,“哎哟喂,不会是心脏病吧?”
    结果揉揉又没事了,转眼腿又开始抽筋,这就是厥阴在跟你逗闷子呢!
    接下来,轮到“少阴”
    这位小调皮了。
    少阴一来,嘿,那可热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