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玄仔细打量着那个营垒,粗略估计一下,其中盘踞的黄巾贼不少于万余。
    “主公,若是剿灭了这批黄巾贼,想必颍川的氏族会多少向着我们。”
    赵云继续说道。
    自从他们占据汝南郡后,韩玄层拜访过这里的氏族,但无一例外,皆是将他拒之门外,丝毫不想跟他见面。
    果然如徐庶所言,纵然是他攻下汝南,也难以治理。
    但韩玄依旧想要坚持,想要再试一下。
    看着远处的营垒,韩玄思量着如何破敌。
    黄巾营垒共分三部分,除了中央的营垒外,左右各五里处,皆有一处小的营垒,其中囤居着数千兵马。
    黄巾贼的家眷,都居于中央的营垒之中。
    刘辟在此坐镇,麾下足有四千兵马。
    这三个营垒成‘品’字形,互为犄角之势。
    无论韩玄率先攻占哪方,对方可迅速做出反应,使得他需要面对两面夹击,甚至是三面夹击。
    除此之外,还有湖泊、河流之险。
    如果强攻不行的话,那便只能智取。
    “子龙,你觉得他们的粮草应该会储存在何处?”
    韩玄问道。
    “此处是他们的大本营,应该是储存于营垒之中。”
    赵云说道。
    韩玄听后,便熄了焚烧对方粮草的想法,如果能够攻入营垒,他们又何必去费劲烧粮草呢。
    韩玄灵光一闪,想出一计,于是队长赵云吩咐道:“子龙,我们兵分两路,命人我会带领士卒登上战船佯装正面进攻。
    而你,带领三千铁骑,绕到后方,攻破敌军营垒。”
    “是,”
    赵云领命。
    傍晚,天色已暗。
    韩玄独自坐在中军大帐内,为明日做准备。
    他取出纸笔,在其上写了封劝降的书信,明日清晨若不投降,便会大举进攻。
    随即命令士卒,连夜送往刘辟的营垒之中。
    刘辟在得知韩玄将大军驻扎在澺水对岸,连忙将军队纷纷调至于,靠近河岸的两个营垒。
    同时严防死守,随时警惕对方渡河来袭。
    营帐内,刘辟召集麾下众将,黄邵与何曼,一起商讨韩玄刚刚送来的劝降信。
    片刻后,刘辟询问道:“诸位觉得,是战是降?”
    “当然是战。”
    黄邵站起身道:“此次对方前来不过万人,与我方相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