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起兵平叛
南阳郡发生叛乱。
已经提前得知消息的韩玄,早就提前派人上书,请命出兵平叛。
如今西凉地区打的火热,朝廷一时间也无力出兵平叛。
而韩玄曾在黄巾之乱时大放异彩,朝廷对于他领兵作战的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于是便同意他的出兵请求。
得到朝廷旨意后,韩玄当即命令早已准备好的大军出发。
此次行动他已经将自己麾下所有能够调动的士卒,一万步兵,三百多骑兵,几乎是倾巢而出。
大有独孤一志、放手一搏的心态。
自己入主庐江郡两年,却一直陷入与当地氏族争权夺利的状态,根本无力推行自己的任何政策,白白浪费掉了两年的光阴。
而这一次行动,有很大几率可以脱离这种困境。
如果真如他所愿的话,他发誓绝对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韩玄坐在战马上,坐镇中军,身边魏延、黄忠、朱彪护卫左右。
韩熙为先锋,率领着一千人作为前军。
韩凌为后军,率领着一千人押运着粮草辎重。
三百多骑兵,作为斥候在前方探路。
说起来这三百多骑兵,还是在北上征讨张角时率领的三千铁骑,不过在那次战役后,十不存一,仅剩这三百多老兵。
之后韩玄由于当上了郡守,上下打点消耗了大批钱财,没有余钱购买战马,训练骑兵,以至于这骑兵至今也没补齐。
接下来,除了赶路就是在讨论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韩熙与朱彪、黄忠三人认为,应该直接攻取被赵慈所占领的宛城,只要打败了赵慈,占据其他县城的叛军,必然会不战而降。
而韩凌却不这么认为,如果直接进攻宛城的话,宛城是南阳郡最大,城最高,墙最厚的城池。
若是久攻不下的话,其他县的叛军必然会派兵支援,形成合围之势,我军必然腹背受敌。
若能先剪断叛军赵慈的羽翼,宛城必然也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对于这两条计策,韩玄更倾向于韩凌的战略,由于韩凌知道更多的事情,所以思考方式与韩玄更为贴近。
他们此次出兵平叛,名义上是讨伐叛军。
实际上却是,让这股叛军在不经意间完成,韩玄想要的结果,之后再去剿灭。
大军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从江夏借道而过,进入了南阳地界。
前方不远处陵与襄乡。
几人没有让他失望,不到一天的工夫,两座县城很快就被他们给收复。
之后韩玄便联系其他县令,命令他们出兵支援。
此次叛乱不同于之前的黄巾起义,人数并不多,江夏兵外加江夏蛮族总共也就两、三万人马。
南阳郡的县城也只沦陷了七座,其他县城皆是处于战备状态,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侵扰。
更何况韩玄今时不同往日,身为庐江郡太守,只需派些人去,那些县令自会支援一些人马。
不用像之前,他还得低声下气,亲自去各氏族里求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