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突奇想,对岐伯说:“岐伯啊,我听说人体的经络穴位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神秘莫测,尤其是那足少阴之筋,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足少阴之筋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老顽童,又想探索人体的奥秘了。”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足部探险”
    讲解。
    “黄帝啊,这足少阴之筋啊,它就像一条隐藏在脚底的神秘小蛇,从小趾的下面悄悄探出头来。
    你可别小看这小蛇,它可是连接着人体各大经络的关键呢!
    它一路沿着脚的内侧,和足太阴脾经的筋并行不悖,就像是一对好基友,形影不离。”
    “说到这足太阴脾经的筋啊,它可是个大力士,能把足少阴之筋稳稳地托起,一起走到内踝的下面。
    在那里,足少阴之筋就像打了个结,紧紧地绑在踵骨上。
    然后啊,它就和太阳经的筋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合而为一,继续向上爬升。”
    “这筋啊,真是个不知疲倦的攀登者,它沿着小腿的内侧,一路向上,结在内辅骨(现代医学称为内踝下后方,相当于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附近)的下面。
    然后啊,它又和足太阴脾经的筋手拉手,一起沿着大腿的内侧往上走,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马拉松比赛。”
    “它们一路狂奔,结在阴器(现代医学称为会阴部)那里,然后沿着脊椎的内侧,紧紧贴着膂肌(现代医学称为竖脊肌),一路向上攀登,直达项部。
    在那里啊,它又和足太阳经的筋来了个亲密的接触,结在枕骨上。
    这一路上啊,足少阴之筋可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啊!”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那这足少阴之筋要是出了问题,人会咋样呢?”
    岐伯微微一笑,说:“这足少阴之筋要是出了问题啊,那可就热闹了!
    先啊,你会感到脚下转筋,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拧了一下似的。
    然后啊,它经过的地方,只要打了结的地方,都会感到疼痛和转筋。
    这病啊,要是作起来,人就像是被定住了一样,动弹不得。
    在外的人啊,不能弯腰;在内的人啊,不能仰头。
    所以啊,阳病的人腰会向后弯不能弯腰;阴病的人呢,腰会向前挺不能仰头。”
    黄帝一听,吓得直拍大腿:“哎呀妈呀!
    这足少阴之筋可真是厉害得很啊!
    那要是得了这病,该咋治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说:“治这病啊,得用燔针劫刺。
    这燔针啊,就是烧红的针;劫刺呢,就是迅刺入。
    刺的时候啊,你得根据病人的感觉来,他要是觉得‘哎哟,有点疼了’,那就是刺到位了。
    刺的穴位啊,就是那些疼痛的地方,也就是足少阴之筋经过的穴位。
    在内的人啊,还得用热敷、牵引和喝药的方法来辅助治疗。
    不过啊,要是这筋折得太厉害,扭得太频繁太狠了,那就没救了,只能说是‘仲秋痹’(注:原文为仲秋痹,但根据《医部全录》应为孟秋痹,这里我们按照现代理解进行讲述)了。”
    黄帝一听,顿时觉得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未知:“哎呀!
    看来我得好好保养我的身体了,不然哪天这足少阴之筋一罢工,我可就完蛋了!”
    岐伯看他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黄帝啊,你也别太紧张了。
    人体啊,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只要你好好保养、正确使用,它是不会轻易出问题的。
    不过啊,你要是想知道更多关于经络穴位的奥秘,我可是随时欢迎你来问哦!”
    黄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好嘞!
    那我以后可得多来问问你,岐伯大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