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传篇第二十九三(第2页)
“还有胃中热,肠中寒这种情况。
这胃啊,热得像个大火炉,消化食物的度那叫一个快,就像工厂开足了马力。
刚吃进去没多久,胃就把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人就感觉又饿了,就像肚子里有个小馋虫一直在挠你,这就是‘疾饥’。”
“可这肠呢,却冷得像个冰窖。
寒邪让肠的消化和蠕动都变得迟缓,就像工厂里的机器生锈了,转不动。
食物在肠道里走得慢,就会在小肚子那儿堆积起来,造成胀痛。
这就好比前面有人在催你赶紧往前走,后面却有人拉住你的腿不让你动,你说难受不难受?想走走不了,想停停不下来,肚子里还胀得难受,真是有苦说不出。”
“为啥会出现胃中热,肠中寒这种情况呢?这和咱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有些人喜欢吃辛辣、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像那些麻辣火锅、油炸食品,吃多了,胃里就像着了火一样,热得不行。
而与此同时,又不注意保暖,或者经常吃生冷食物,导致肠寒。
还有些人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身体的阴阳失调,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帝听着,眉头皱得紧紧的,忍不住说道:“哎呀,这肠胃的问题还真是复杂多变啊!
岐伯,你快说说,那咱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老哥,别急,办法肯定有。
对于胃中寒的人,先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肚子这块儿,别让寒邪有可乘之机。
饮食上呢,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点温热的东西,像小米粥、南瓜粥,这些就像是给胃这个‘大仓库’里送暖气,能让胃暖和起来,工作也更顺畅。
还可以适当吃点羊肉,羊肉性温,能帮助驱散胃里的寒邪,就像给胃里点了个小火炉。”
“对于肠中寒的人,除了保暖和饮食调整,还可以试试艾灸。
艾灸足三里、神阙这些穴位,就像给肠子里的机器加点润滑油,让它们运转得更顺畅。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神阙穴就是咱们的肚脐。
艾灸这两个穴位,能温阳散寒,促进肠道的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
“要是胃中热,肠中寒,那就得双管齐下。
胃热要清热降火,饮食上多吃点清热的食物,像苦瓜、黄瓜、绿豆汤这些,它们就像给胃里的‘大火’浇浇水。
对于肠寒,还是要注意保暖和饮食温热,同时可以适当按摩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痛。”
黄帝听了,频频点头,说道:“嗯,有道理,有道理啊!
岐伯,你真是太厉害啦,把这些复杂的肠胃问题说得这么清楚。”
岐伯谦虚地说:“黄帝老哥过奖啦,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也就是给您详细说说。
希望能帮到老百姓,让他们少受点罪。”
黄帝感慨地说:“是啊,老百姓健康了,咱们也能放心啦。
岐伯,你再给我讲讲,还有没有其他和肠胃有关的问题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老哥,这肠胃的事儿可多着呢。
比如说,有些人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这和胃中寒、肠中寒又不太一样。
脾胃虚弱的人啊,消化功能都不太好,吃点东西就觉得肚子胀,还容易疲劳,没什么力气,脸色也不太好看,黄黄的,就像没晒够太阳的豆芽菜。”
“这是为啥呢?从中医理论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了,就没办法很好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自然就没精神啦。
对于这种情况,饮食上要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像山药、芡实、白扁豆这些,它们就像是脾胃的好朋友,能帮助脾胃恢复元气。
还可以喝点山药粥、芡实粥,既好吃又能调理身体。”
黄帝听得眼睛瞪得老大,忍不住插嘴道:“哎呀呀,这肠胃的问题还真是花样百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