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四(第2页)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她)不听你的话了,是在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予以反对。
比如:你希望孩子去学习了,可他(她)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
这时候,你不可以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你这样说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反之,如果你用尊重语气的说:“那你再玩一会儿吧,可玩完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你如果这样说,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又比如:你将晚饭做好了,可孩子还在沉醉于自己的游戏不愿意去吃饭。
这时候,你不可以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必须停止游戏马上去吃饭,而是要谅解地说:“那你再玩两分钟吧,不过两钟以后可一定要吃饭啊!”
这样,两分钟以后,孩子就会爽快地停止游戏,高高兴兴地坐到饭桌前。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得不到父母亲的理解和尊重时,如果用强制性的语气迫使孩子服从自己,只能让他感到自我抑制,因此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接受父母的要求;即使最后被迫屈服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心里边老大的不高兴,而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那些习惯于使用强制性语气与孩子说话的父母,是不可能与自己的孩子做朋友的。
举例3:要使用商量,而不是命令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父母亲可以使用商量的语气。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把它们收拾到玩具箱里好吗?”
孩子肯定会很高兴地将玩具收拾好;而如果你用呵斥命令的语气说:“你怎么搞的,乱丢玩具,快点去收拾好!”
那结果又会是这样呢?事实上,父母亲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所持的态度和使用的语气不同,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如果孩子听到你在责备他,心里边马上就产生了反感;即使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也会很不开心,甚至会认为要求别人做事的语气就应该如此。
于是,在与他人相处时也会使用命令的语气,从而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人事交往方式。
这样,不但是你和自己的孩子做不成朋友,而且你的孩子和别人也做不了朋友。
举例4:要使用赞赏,而不是冷淡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和表现欲望,都希望引起父母亲的注意,并得到赞赏和认可。
父母亲如果采用的是冷淡的语气,那么即使你说的是赞扬孩子的话语,他(她)也能立刻感觉到你是在敷衍他,说的并非真心话,于是就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散失继续做下去某一件事情的自信和动力。
因此,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由衷的赞赏,这样做会促使孩子的优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对于小孩子来说,乐于表现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心态,父母亲一定要细心地加以呵护。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其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非常可贵的。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画作捧给你看时,你不可以轻描淡写地应付说:“画得还行,好好练。”
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做的是用欣喜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画得这么好啊!
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
其结果是: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加有兴趣,更愿意与你分享快乐。
当然,你们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成为好朋友了。
我的女儿曾经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给我和她爸爸精心制作了一张非常精美的贺年卡,给我制作了一个集物纸袋。
贺年卡是折叠式的,折起来之后,正面是一个大大的红心,红心的四周是四个大字“祝你快乐”
;在大红心的中间还剪起一个小一些的红心,其颜色稍微比大红心浅一些;把小红心折开看,是“狗年”
两个字;在大红心的周围是一圈与大红心同样色彩的小红心;在这些红心的下方是一个插着蜡烛的粉色蛋糕,在蛋糕的左、右、下方是四个紫色的大字:新年快乐。
把正面上带有小红心的大红心折起来之后,看到的是她用透明胶带牢牢粘贴上的,从别处找来的一个美丽的小公主。
这时候,就需要将这个折叠起来的卡片打开来看了,原来,在小公主的周围才是女儿想给我们说的话,她用绿色的彩笔写道: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您们(其中的“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