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记得自己小时候有那么一两年,还是挺喜欢学习的。
    直到二年级的某一天,她学到了“忿”
    这个字,懂了这个字的意思后,她忽然就对读书产生了厌恶。
    因为这是她的名字。
    彼时她还不叫李玉芬,她叫李忿。
    是她在小学当老师的爸爸给她取的名字。
    作为全村唯一的语文老师,她爸在学问方面备受敬仰,村里不管谁生了小孩,都要抱来他们家,让她爸取个好名字。
    李爸对此也挺骄傲的,不管跟谁聊天都要提一句,村里的孩子们,名字都是他取的,这就等于,桃李满天下。
    李玉芬小时候不识字,只觉得自己名字难听,李忿,念起来跟牛粪羊粪太像了,每个跟她玩的小孩,都要嘲笑她。
    后来,邻居婶婶在她偷偷抹眼泪的时候安慰她,“你看,你的名字,下面是个‘心’,这就是,李老师把你当做心肝儿小棉袄的意思呀。”
    于是,李玉芬就不哭了,谁再用她的名字骂她,她就用婶婶的话怼回去:“呸,小文盲,字的不认识,看到我这个名字上带的‘心’字了嘛,我这是心肝宝贝的意思,你们这些没文化的才是牛粪蛋儿!”
    再后来,她妹妹出生了,全家阴云密布了好几天,最后他爸给妹妹取了个“平”
    字,叫李平。
    李玉芬想,这是万事平安的意思,她们每逢大年初一,都用这句话去拜年,是句吉祥话。
    可是,后来的某一天,她听到她爸骂她妈,吵吵嚷嚷地说了一堆,骂的她妈一个劲儿直哭,再三保证说,三胎一定会生个儿子。
    “李平,李平,女儿生到这就会平,下一胎保准是儿子呀!”
    李玉芬听着这句话,看着坐在地上玩土的妹妹,没由来的有些难过。
    虽然那时候的妹妹还什么都听不懂,不过她依然还是走过去,把妹妹抱到一旁,哄着她玩了起来。
    那时候她一边替妹妹难过,一边为自己高兴。
    她想,还好自己是第一个出生的,不会像妹妹一样,有这么一个糟糕的名字。
    第二年,升上二年级的她,终于在爸爸的亲口教授下,明白了何为“忿”
    。
    愤愤不平,倍感不满。
    既不是心肝,也不是宝贝,她也只是一个不被期待的存在。
    甚至比她的妹妹更差劲,妹妹的名字,至少还有“平安”
    的意思,而对她,只有讨厌。
    其实,李玉芬早在童年岁月里面,意识到了这个现实,婶婶家的女儿揣着点心四处玩的时候,她要背着妹妹拔兔子草,喂兔子,捡鸡粪,晒肥,遛鹅。
    十六岁,叔叔婶婶送女儿去镇上读高中,她爸则要把她嫁给村里三十二岁的单身汉。
    因为妈妈直到去世也没能生出第三胎,爸爸要讨个新老婆,要靠她赚来的这份彩礼。
    在她爸收下彩礼的第二天,李玉芬从家里跑了,带着有她名字的户口本和衣橱里藏着的所有的零钱,跑上大巴车,一路去了镇上。
    但镇子并不是她的终点,如果不想被找到,就得跑的更远。
    李玉芬便蹲在汽车站,有车,她就坐,挑着便宜的坐,一趟接一趟,在路上和车站颠簸了一个多星期后,她终于在一座繁华热闹的小城落了脚。
    w市。
    后来李玉芬知道,这也不过是座小小的三线城市。
    但在当时的李玉芬看来,汽车站街口,远比婶婶女儿上学的镇子还要繁华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