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不甘心,拒绝迁移,最终在臧荼的带领下,溃不成军,自尽而亡。
    现在倒好,辽东那边也成了藏荼的天下。
    于是,藏荼便成了新的燕王。
    胡亥回来后,韩信一举击溃了陈余,活捉了李左车,这是他的功劳。
    接着,韩信又请李左车出了一个主意,要怎么对付燕国。
    韩信听从了李左车的劝告,派遣信使去见藏陀。
    臧荼见机行事,向韩信投诚,向秦、汉两国投诚。
    不过,这藏荼原本就是武将,和韩信这个年纪轻轻就心高气傲的将领有些矛盾,所以他和刘邦的关系要好一些。
    所以胡亥还是让藏荼当了燕狄。
    现在汉王刘邦谋逆而亡,韩王信又逃往了匈奴境内,各大贵族均起了异念。
    这藏荼和韩信关系不好,又和刘邦走得很近,刘邦一死,刘邦的亲信就会被皇上处死,心中不免有些惶恐。
    他散布谣言,撺掇胡亥御驾出征,一方面是为了保全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时局的判断,这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各大诸侯都盼着秦中心与匈奴久战,自顾不暇,此时见到有人出手,也都跟着出手。
    胡亥虽然不相信那些传言,也不会听从儒生的建议,可是他也要提防那些贵族们联手造反。
    此刻与匈奴之战尚未分出胜负,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发动战争。
    要怎么做,才能震慑住这些人?这是胡亥心中最大的心病。
    就在这时,北地传来消息,韩王信已经被斩杀,向汉归顺!
    李由领军北上之时,胡亥吩咐韩王信投降,总比开战要好得多。
    这也是一种将所有能联合起来的手段。
    因此李由领军前行,行至参合县,韩王信和匈奴铁骑驻守之地,便遣人向韩王信发了一封劝降的书信。
    “皇上为人宽宏大量,是一代明君。
    当年刘邦和项羽进入关城的时候,也有一些臣子叛变,后来被皇帝赦免,还了他们的爵位。
    这一点,天下皆知。
    你不过是被匈奴逼得大败,所以降了降,并无多大过错。
    只要你肯投降,皇上一定会网开一面。”
    韩王信是在匈奴兵未至之前才降的。
    不过,既然要投降,那就得找个借口。
    但韩王信显然不信,汉王刘邦尚且丧命,自己又怎能幸免?他写了一封悲伤而理性的信。
    韩王信道:“我流落蛮荒,靠着蒙古人的施舍度日。
    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也没办法了。”
    他列举了三条大罪:“昔年荥阳之役,我战败归顺了项羽,此为首大罪过;胡人来袭,我没有坚持住,就死在了那里,这就是我犯下的二大罪行;今日皇上命你带兵,我却不立即投降,而是率军迎战,此为之之三。
    我犯了三大罪,还请皇上恕罪,就像伍子胥因为得罪了吴王,没有逃走,最后被杀在了吴国一样。”
    李由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就没有继续劝说。
    两人打了起来。
    李甲作为前锋,率军攻入参合县,斩杀韩王信。
    这则消息传到咸阳后,群臣无不为之震动。
    胡亥大喜,道:“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