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膝盖骨下方大约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指横量作为寸)的地方。
    作用:足三里可是中医里的“明星穴位”
    ,被誉为“养生第一大穴”
    。
    它不仅能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经常按摩或针灸这个穴位,对于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等脾胃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它还能帮助调节血压、血糖,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哦!
    合谷穴:疏通经络的“大将军”
    位置:在手背,第、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单来说,就是你把拇指和食指并拢,虎口处肌肉隆起的最高点就是合谷穴啦!
    作用:合谷穴可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高手!
    针灸或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快缓解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还能治疗打嗝、胃痛、便秘等消化问题。
    而且,它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焦虑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哦!
    有一天,黄帝碰到了岐伯,俩人就开始聊起了天。
    黄帝问:“岐伯啊,你说这人有时候喷嚏打个不停,咋整呢?”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简单,补足太阳、眉本就行啦!”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心想:“啥玩意儿?太阳、眉本?这是哪跟哪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迷茫样,就知道他没听懂,于是就开始了一段爆笑又详细的讲解。
    岐伯说:“黄帝啊,你看这‘补足太阳’,说的其实就是咱们中医里的足太阳膀胱经。
    这条经络啊,可是咱们人体里的大功臣,从头到脚,贯穿全身。
    它要是出了问题,人就容易感冒、头疼、脖子僵,还有啊,就是喷嚏打个不停!
    所以,咱们得给它补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那咋补呢?”
    岐伯说:“补嘛,当然是用针灸啦!
    咱们可以针灸这条经络上的一些重要穴位。
    比如说,风门穴、肺俞穴、脾俞穴等等。
    这些穴位啊,都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能量站’,针灸它们,就能给这条经络加油打气,让它恢复活力!”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那你快说说,这些穴位都在哪儿?有啥作用?”
    岐伯就开始一一介绍:
    风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作用:风门穴啊,顾名思义,就是风邪入侵的门户。
    针灸这个穴位,可以驱散体内的风寒邪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你想象一下,冬天寒风凛冽,你站在外面,冷得直打哆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