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梅的豆芽产业在卫知等知青的热情帮助与积极响应下,发展得非常顺利。
    在前期种植基地的黄豆尚未成熟的时候,知青点便采取了预先收购的策略。
    自那次际县长亲临田洼村考察后,他立即拍板,将知青点定为增产增收的试验点。
    有了际县长这强有力的后盾,知青点在行动时再也不必顾虑大队长的脸色,行事愈发得心应手。
    消息传开,周边村落的大队长们听闻田洼村收购黄豆,皆是喜出望外。
    毕竟,一斤黄豆能换一毛八分钱,相比之下,一斤玉米才九分,这等于是用一斤黄豆就能换取两斤香喷喷的玉米,极大地缓解了村民们的温饱问题。
    于是,各村的村民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将家中囤积的黄豆带到收购点进行交换。
    田洼村的村民们更是不甘落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家中的黄豆一粒不剩地搜集起来,主动前往知青点交易,生怕错过这难得的良机。
    而在这场黄豆收购的浪潮中,大部分的资金是梁素梅投入的,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豆芽产业的带头人。
    有资金又掌握技术,知青点的人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认可了她的领导地位。
    梁家当然也听说了收购豆芽这个消息,梁晴转了转眼珠,拉着弟弟梁旺进了梁老太的屋。
    梁老太看着宝贝孙子,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满脸慈爱地用双手捧着梁旺的脸,嘴里发出亲切的声音:“哎呦,我的乖孙”
    然而,梁旺却哼哼唧唧的,似乎有什么事情让他感到不满。
    梁老太注意到这一点,有些纳闷,关切地问:“小旺,你咋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被人欺负了?告诉奶奶,奶奶帮你出气。”
    听到奶奶的关心,梁旺的脸上露出一丝委屈,他挤出两滴眼泪,带着哭腔说道:“奶奶,我想吃好吃的,想吃菜窝窝……”
    梁老太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
    她笑着安慰道:“乖孙,昨天给你炒的崩豆不好吃吗?”
    所谓蹦豆,其实就是将黄豆放在锅里干炒炒熟。
    这种零食,是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最爱之一。
    梁老太虽然心疼孙子,可是一个菜窝窝能顶上几碗棒面粥,这笔账她可是算得清。
    “崩豆太硬了,把牙都崩坏了,呜呜呜……”
    梁旺委屈巴巴地伸出舌头,露出一颗松动的牙齿,其实他是到换牙期了。
    梁老太赶紧捧着梁旺的脸颊,心疼地让他张开嘴,仔细查看那颗松动的牙齿。
    “哎呀,真的松动了呢,那可不能再吃硬东西了。
    没事啊,过几天就好了。”
    梁老太安慰道。
    “奶奶,我不想吃蹦豆了,又硬,吃了还老放屁,别的小孩都不爱跟我玩了。”
    梁旺撅着嘴巴,一脸不高兴地抱怨着。
    梁老太听了孙子的话,心疼不已,她想起了最近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知青点在收购黄豆,不仅能换钱,还能换棒子面。
    她心中一动,当即指使梁晴把家里所有的黄豆都拿去知青点换成棒子面。
    梁旺听到奶奶的决定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跑到梁老太身边,乖巧地帮她捶背,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讨好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