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现其中有顶风作案者,本府必将严惩不贷!”
    李书吏连连称是,保证稍后便书写公文,要求各县一定要严格把关。
    陆译接着又询问了一些往年安阳府学子,参加院试的结果情况。
    李书吏赶忙回答道:“回大人,历年来咱们安阳府的学子,在院试中的表现都比较一般。
    去年,仅有两名童生成功通过院试,成为秀才。”
    陆译听后眉头一皱,沉声道:“我安阳府文风如此不振么。
    尔等可有想过,具体是何原因导致的?”
    陆译的声音低沉,语气虽不甚严厉,但还是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书吏面露讪讪之色,躬身答道:“还望大人恕罪,卑职不过区区一介书吏,见识短浅,委实不知其中具体缘由。”
    难怪刘知府在安阳府这么多年,始终不得升迁。
    感情并非是他不想,而是安阳府的经济治理与民众教化,这两个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他的成绩都普通得很啊。
    随后!
    便是刑房书吏,兵房书吏,工房书吏,一一拜见陆译,汇报各房情况!
    听来听去,其他各房所报案册,倒也都还有板有眼,陆译并没发现什么问题!
    待所有书吏退出书房之后,陆译转头看向杨理,问道:“杨理,适才你也同在一旁参与旁听了,不知可有什么想法?”
    杨理沉思片刻,回应道:“大人,属下觉得,府衙的账目若只是对各县上报的账册,进行简单的并表登记,怕是容易存在出入,比如各县每年新开垦的农田等,怕是很容易便被隐匿,而且各县的赋税缴纳也不够明晰。”
    陆译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嗯,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杨理,你可先协助本官清查各县账目,厘清赋税情况,其他问题以后再处理。”
    “是,大人。
    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杨理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言罢,他微微一笑,对着陆译拱了拱手告退而去。
    陆译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幽深,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这杨理还真是一个可造之才,稍加历练一番,必能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
    在与六房书吏面谈之后,陆译心中对安阳府的政务,多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接下来他又分别召见了其他的一众属官,包括通判李洛川、推官刘闻之、知事莫海荣等。
    不过一番谈话下来,交浅言深的,陆译并没有在他们口中套出来什么有用信息。
    思来想去,陆译决定还是直接从刘知府入手,先聊聊看看是否能从其手中找到一个可以突破的方向。
    想到这,陆译对着门口喊了一声:“来人。”
    守门衙役闻言走了进来,拱手施礼:“大人,有何吩咐?”
    陆译点了点头,说道:“你去一趟牢里,把刘大人给本官请过来。”
    守门衙役应诺一声,匆匆前去安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