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玄再次施礼谢道。
    “出门在外,理应帮扶!”
    青年游侠拱手道。
    “壮士高义,在下义阳韩氏韩玄。”
    韩玄自报家门道。
    “在下徐福!”
    青年游侠说道。
    徐福?韩玄第一反应便是,那不是给秦始皇炼仙丹的人吗?
    随后又反应过来,历史上,徐庶本名就是徐福,只因后来急公好义,为人报仇,不幸被捕,获救后才改名徐庶。
    不会吧!
    自己运气这么好吗?
    简直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对,应该是说徐庶徐庶就到。
    话说,徐庶怎么会在这?
    看他那样既不像去荆州的,也不像是进山打猎的。
    该不会是常年蹲守在这,路见不平,搏个侠义之名吧,韩玄满是恶意的想到。
    不过也不是没有不可能,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做官只有两个途径,第一去太学碰碰运气,第二就是地方郡守举孝廉。
    然而事实是上,天下每年去太学的少说也有三四万人,如果上头没有关系的话这辈子都很难出头,举孝廉更不用说了。
    所有上升的门路都被世族给垄断了,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做官的机会。
    一句话就能概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在这个时代,出身真的是太重要了!
    除非是寻个世家成为他们的门生,门生就是师生关系之中的学生,即便是日后为官,也必须要听从世家的安排。
    就像是后来袁绍夺取韩馥的冀州,韩馥作为袁氏的门生故吏,即便是手中“带甲百万,谷止十年。”
    ,依旧不得不将富庶的冀州拱手让给袁绍。
    而且还表现得极为恭敬、卑微,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而徐庶作为寒门子弟,自然也是苦于没有上升的门路。
    无论是官府征辟,又或者投奔世家,首先你得有一定的知名度。
    总不可能随便来个人,对方就收下吧!
    而获得名声最好的方式便是炒作,但寒门弟子又如何比得上世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