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篇第二十二(第2页)
就像是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隐形防护服”
,让你远离疾病的困扰。
所以啊,平时没事的时候,你也可以多按按足三里,给身体加加油!
不过啊,按摩足三里也是有讲究的。
你得用适当的力度来按摩它,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了可能会疼,太轻了又可能没效果。
一般来说,你可以用手指的指腹来按摩它,每次按摩个5-1o分钟,直到感觉局部有酸胀感为止。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按摩不到位,或者力度不够,也可以去找专业的按摩师来帮你按摩哦!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收获颇丰。
他感激地对岐伯说:“岐伯啊,你可真是我的‘医学导师’啊!
每次听你这么说,我都觉得中医真是太神奇了!”
黄帝又接着问:“岐伯啊,我听说脾胃和经络也有关系啊?这是真的吗?”
岐伯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那当然啦!
脾胃和经络可是紧密相连的。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们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然后转化成气血,再通过经络输送到全身各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啊!
那要是脾胃不好,经络也会受到影响吧?”
岐伯点了点头:“没错!
脾胃要是出了问题,经络就会像失去了营养的树木一样,变得干枯无力。
所以啊,要想经络通畅,脾胃得先健康起来。”
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他又问岐伯:“那除了足三里,还有没有其他穴位能帮助调理脾胃呢?”
岐伯想了想,说:“当然有啦!
比如中脘穴、天枢穴、公孙穴等等,它们都是调理脾胃的好帮手。”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起来:“那快给我讲讲这些穴位吧!”
岐伯笑了笑,开始了他的“穴位讲解大赛”
。
先说中脘穴吧!
它可是胃的“募穴”
,就像是胃的“代言人”
一样。
它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你要是觉得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啥的,就可以按摩按摩中脘穴,它可是个“胃痛克星”
哦!
再说说天枢穴吧!
它可是大肠的“募穴”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你要是觉得便秘、腹泻啥的,就可以找天枢穴来帮忙了。
它就像是肠道的“指挥官”
,能够调节肠道的蠕动,让你的肠道更加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