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问篇第二十八四(第3页)
另外,内关穴对调节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
血压高的时候按一按,能让血压稍微降一降;血压低的时候按一按,也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不过这只是辅助作用哈,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黄帝笑着说:“哈哈,这内关穴简直就是个‘万能小助手’!
那阳陵泉呢?”
岐伯说:“阳陵泉啊,对治疗膝关节疼痛可有一套。
有些人年纪大了,或者运动不小心,膝关节就会疼。
这时候刺激阳陵泉,能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膝关节的疼痛。
而且它还能调节胆囊的功能,像胆囊炎、胆结石这些毛病,刺激阳陵泉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黄帝感叹道:“岐伯啊,你这一说,我才知道这几个穴位这么厉害!
以前真是小看它们了。”
黄帝突然一拍脑袋,满脸疑惑地问岐伯:“岐伯啊,你说有些人咋老是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呢?这到底是身体里哪股气在捣鬼呀?我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明白。”
岐伯一听,乐了,哈哈笑着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嘿,黄帝啊,这事儿得从咱们吃饭的家伙事儿——胃说起。
你想想,咱们吃进去的喝进去的东西,都跑到胃里去了吧。
要是胃里头热乎劲儿太大了,就像在胃里点了把小火苗,这火一烧起来,胃里的‘小虫子’可就不淡定啦,开始到处乱蹦跶,这就是‘胃中有热则虫动’。”
黄帝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啥?胃里还有小虫子?这虫子咋还会动呢?”
岐伯笑着解释道:“黄帝啊,这里说的‘虫’呢,可不是咱们平常看到的那种大虫子。
在中医里,这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胃里的一些不良状态。
胃热了,就会让胃里的环境变得不正常,就好像有小虫子在捣乱一样。
这些‘小虫子’一折腾,胃就像个被打乱节奏的乐队,开始慢悠悠地工作,这就是‘虫动则胃缓’。”
黄帝挠挠头,似懂非懂地说:“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那胃缓又和口水有啥关系呢?”
岐伯接着说:“这胃一缓啊,就会引起一个连锁反应。
你看,咱们身体里有个叫廉泉的地方,就好像是口水的‘开关’。
胃缓的时候啊,这个‘开关’就被打开了,口水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这就是‘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黄帝恍然大悟,拍了下大腿说:“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那这有啥办法能解决这老流口水的问题呢?”
岐伯自信地一拍胸脯,说:“这事儿不难!
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针灸疗法就能派上用场。
原文里不是说了嘛,要补足少阴。
这里的少阴指的就是足少阴肾经。
这条经络上有不少厉害的穴位,对解决流口水的问题很有帮助。
我给你详细唠唠。”
“先说说涌泉穴,这可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就像队伍里的排头兵一样重要。
它在哪儿呢?你把脚底板翻过来,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也就是脚底板的正中间那块儿。
这个穴位啊,可有意思了,就像身体的一个‘能量补给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