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
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效法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来养生。自然界阴阳之气处于一种不停息的升降运动中,这种升降运动导致了昼夜的交替、春夏秋冬的轮回,因此,“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是要求我们人类同自然万物等同起来,象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那样,按照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动,来起居、饮食、运动。这种按照时令来养生的思想,不仅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进行阐述,而且,在《素问·生气通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本神》等篇皆有论述,是《内经》养生理论的最重要板块,是《内经》“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在养生理论中的体现。
一、中国古人的天地自然观
为什么我们要按照天地阴阳的升降秩序来养生呢?这个思想的产生,是和古人关于宇宙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的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本质与起源、关于生命的本质与认识方法的学问。古代的先哲们思索与关注的问题是自然宇宙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生命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研究的命题基本上就是这两个,对这两个命题不同的研究就形成了哲学的两大板块,一是自然哲学,一是社会哲学或生命哲学。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这个宇宙自然,是由什么构成的,是从哪儿来的?我们的生命是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慢慢形成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内容。古代的贤哲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首先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即宇宙自然与生命都是本源于“气”。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很奇怪了,说我和气有关?我是从气来的?我明明是爹妈生的嘛,当然,但爹妈的爹妈呢?再往上一直追溯,达尔文又提出了观点,认为人是由猴子变的,但这是一个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不是哲学思想。猴子前面又是什么呢?所以一直思索,最后追溯到,有人提出三叶虫,有人提出海藻等观点,生命是从这些进化来的。那么三叶虫前面又是什么?海藻前面又是什么,最后,西方古代哲学认为生命起源于水,中国古代哲学就提出来一个“气”来。这个观点,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化生之前就有一种物质浑然存在,它经过一定的运动变化,化生了天地及天地万物,这种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名之为“道”。因此,道是能够化育宇宙及万物的本源物质。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气生宇宙的过程作了系统描述,言“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生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糜而为天,重浊者凝聚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古人认为,最早的时候天地宇宙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团混沌的气。这团混沌的气里边有清有浊,二者不停息的分化,清的部分慢慢地不停地往上升散就形成了天,浊的往下凝聚就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天地。天地之气又不是固定不移的,而是不停地在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交感互动。在交感互动的这个过程当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生命活动在这样形成了。这就是一个气一元论的思想。《黄帝内经》中这种内容非常多,如“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如果大家读过《易经》的话,这就是对六十四卦里边“泰卦”的描述。泰卦是什么?上为坤、下为乾,天在下地在上。这就是天地之气在交流,天气下降了,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所以才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才有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天地宇宙自然才呈现出安泰之象。这里包括人的生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是从一个大的起源上来认识生命,所以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既然我们与天地、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本源于太虚元气,都是这一个共同的起源,那么,生命与天地万物一定存在着本质的相同性、规律的一致性以及现象的相似性。这就像一对夫妻生的孩子,不论他们的性格有何差异,长相不同,但是,相同一定是主体。不可能一对黄种夫妻,生出了一个白种人,这是不可能的,即相同是是根本。所以天地的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一定也是我们人体的规律。
天地的规律是什么?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带,这个地方最显著的就是四季分明,所以古人就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为什么以四时之法成?就是古人看到,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往复,万事万物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他得出来这么一个结论。
二、生命中的季节秘密
《黄帝内经》养生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谈如何根据四季阴阳之气的变化,调养我们的生命活动的内容。“神”就是整体的生命活动。前面谈了春三月怎么做,夏三月怎么做,秋三月怎么做,冬三月怎么做。最后总结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说“阴阳四时,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时是万物之终始,终是什么?停止了,生命活动停息了,万物在冬天基本上都处于生机凋落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一个万物之终。万物之始是什么?到了春天马上就生机萌发、欣欣向荣,这就是万物之始。我们看到四季阴阳对自然万物有这样的影响,我们也就知道,我们违逆四季的变动则灾害生,顺应它则苛疾不起。苛疾是什么?是大病。也就是说我顺应四季的变化来养生,我就称之为得道了,把这个最重要的养生之道就掌握了。所以,《黄帝内经》专门谈养生的两篇文章中,有一篇就是专门谈怎么样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的。
(一)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最长寿?
可能有人会想,季节对生命的影响,主要是草木与动物低等生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植物类生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低等动物也有,如刺猬、青蛙、泥鳅,甚至狗熊都有冬眠,冬眠的动物死没死?没死,它和草木是一样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对低等生命有这种影响,我们人这种高级动物是万物之灵,这个影响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举个几个例子,首先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精力体力,我们的性格类型,甚至我们每个人寿命的长短,不但是受遗传的影响,遗传是后又补充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就表达了养生对延缓肾气虚衰上的作用;而先天肾气不足,或不善养生,纵情恣欲者,四十岁之后便会丧失生育能力,这在生活中更不鲜见。三是封藏之本——人体精气的藏蓄器。人体的功能活动主要是依靠阳气的推动与温煦,而这种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才能进行,这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方面要依赖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反应;另一方面,又要有水的灌溉、土壤的营养才能进行。中医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认为精气对人体是极为珍贵的。而人体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周密保存的关键在于肾,肾气充足,是保证精气不妄泄的根本。当然,肾气不足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看到精气流失的症状,比如男性的遗精、滑泄,女性的崩漏、带下过多,以及自汗、盗汗等。但根据五脏主令的理论,肾主冬季,因此,肾气不足的患者在冬季更易出现上述各种肾不藏精的表现。《黄帝内经》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独沉,就是肾精下泄。四是作强之官——肾气决定着人的体力与智力。《黄帝内经》以古代君主人事体制的职位作比喻,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所谓“作强之官”,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部长,诸凡作用强力之事均由肾脏主司,实则强调人的体质强健与否是由肾所主。伎,通“技”,技能之意,含有精巧、灵活的含义,是人体智力的表现。这两句话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一个人体质是否强健、智力是否聪颖均是由肾气、肾精所主宰,而肾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气,因此,间接表达了人的体质、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即子代的体质、智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取决于父母家族的遗传状态。《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肾气有一种自然的盛衰规律,四十岁之后人的肾气只有最鼎盛时期的一半,因此,很多人在四十岁之后会感到体力和记忆力明显衰退。
二、冬季宜“养藏”
因此,在冬季,自然界和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阳气虚少,那么我们养生的主旨就要“养藏”,即顺应这一季节的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珍贵的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的含义。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内经》告诉我们要“无扰乎阳,”就是不要扰动、耗损人体的阳气,具体的施行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慎起居——多睡些懒觉
冬季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睡眠是潜藏阳气的重要方式,很多动物过冬采取的就是长时间的睡眠——冬眠。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我们在睡眠时,人体的阳气进入五脏;在醒来时,阳气由五脏出于四肢与肤表。睡眠是潜藏阳气、保护阳气非常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虽然不必像虫类生物进行冬眠,但适度延长睡眠是呼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人体的阳气很好的潜藏到体内,而且也避免了早晚更加寒冷的外邪侵入人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优质小说网【uztxt.com】第一时间更新《黄帝内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